
Top15柏林景點!3天2夜柏林深度旅遊行程!
德國首都柏林,從1701年成為普魯士王國的首府開始,歷經了200多年的輝煌,卻在二戰時期被轟炸的體無完膚。
緊接著40多年的東西德冷戰與柏林圍牆,更讓柏林的發展千瘡百孔,直到兩德統一後才再度華麗轉身,成為如今這科技與歷史並存的迷人都市。
究竟有那些必去的柏林景點?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島的6大館又有甚麼分別?快跟著我們的文章,一起規畫一趟舒適自在的柏林自由行吧。
柏林位置

柏林位於德國領土的東北部,四周被布蘭登堡邦所圍繞,從1701年的普魯士王國開始便作為國家首都。
發達的交通網絡,讓柏林不論是要前往德國各大城市,或是通往波蘭、捷克都相當方便。
柏林旅遊季節
春季(3月~5月)
- 天氣:平均低溫1~10 °C,平均高溫9~19 °C,公園與花園漸漸綻放繽紛花朵,景色迷人,適合散步。
- 活動:包括柏林國際電影節(2月)和五月的狂歡節,適合文化愛好者。
- 人潮:遊客中等,4月和5月逐漸增加,但不至於過於擁擠。
- 建議:適合喜歡溫和天氣和避開旅遊高峰期的旅人。
夏季(6月~8月)
- 天氣:平均低溫13~15 °C,平均高溫22~24 °C,日照時間長。
- 活動:有Lollapalooza柏林音樂節(7月)和柏林馬拉松(9月)。
- 人潮:高峰期,城市非常繁忙,熱門景點需要排隊。
- 建議:適合喜歡節日和戶外活動的旅人,但需注意高價和擁擠。
秋季(9月~11月)
- 天氣:平均低溫2~11 °C,平均高溫8~20 °C,逐漸轉涼,秋葉美麗。
- 活動:柏林啤酒節(9月)。
- 人潮:9月和10月遊客減少,11月更安靜,適合深度探索。
- 建議:適合喜歡秋色和文化體驗的旅人,特別是9月和10月。
冬季(12月~2月)
- 天氣:平均低溫-2~0 °C,平均高溫3~6 °C,可能下雪。
- 活動:12月的聖誕市場是亮點,以及2月的柏林電影節。
- 人潮:12月假期期間人多,其他時間較少。
- 建議:適合喜歡節日氛圍和室內活動的旅人,如博物館參觀。
柏林機場交通
柏林機場到市區交通
柏林布蘭登堡機場(Flughafen Berlin Brandenburg Willy Brandt,簡稱BER)是柏林的主要國際機場,位於柏林市中心東南約18公里處。

從柏林機場前往市區,有多種交通方式可供選擇。
1. 機場特快線(Flughafen-Express,FEX)
-
路線:FEX列車從機場T1、T2出發,直達柏林中央車站(Berlin Hauptbahnhof),中間僅停靠Berlin Ostkreuz、Berlin Gesundbrunnen。
-
班次:約30分鐘一班。
-
車程:約30分鐘抵達柏林中央車站。
-
票價:需購買ABC區域的單程票,價格為4.70歐元。
2. 區域列車(Regionalbahn,RE/RB)
-
路線:RE8、RB23連接機場與市區多個主要車站,可直達柏林中央車站。
-
班次:約每30分鐘一班。
-
車程:約30分鐘抵達柏林中央車站。
-
票價:同樣適用ABC區域的單程票,價格約為4.70歐元。
3. 城市快鐵(S-Bahn)
-
路線:S9線可直達柏林中央車站。
-
班次:約每20分鐘一班。
-
車程:約30~40分鐘抵達市區,50分鐘抵達柏林中央車站。
-
票價:需購買ABC區域的單程票,價格約為4.70歐元。
4. 巴士
-
路線:機場有多條巴士路線連接市區,如X7線和X71線快速巴士,分別前往U7線的Rudow地鐵站和U6線的Alt-Mariendorf地鐵站。
-
班次:X7約5~10分鐘一班,X71約每20分鐘一班。
-
車程:X7約16分鐘到Rudow地鐵站,X71約20分鐘到Alt-Mariendorf地鐵站。
-
票價:同樣適用ABC區域的單程票,價格約為4.70歐元。
注意事項:
-
票務資訊:機場位於柏林交通網的C區,因此前往市區需購買涵蓋ABC區域的車票,單程票價為4.70歐元。
-
購票方式:可在機場的自動售票機購買車票,並在上車前進行打票驗證。
-
查票提醒:德國的公共交通系統採取隨機查票制度,未持有效車票的乘客可能面臨罰款。
柏林市區交通
柏林擁有完善且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統,包括城市快鐵(S-Bahn)、地鐵(U-Bahn)、公車(Bus)和路面電車(Tram),使遊客能輕鬆抵達市內各個景點。
-
城市快鐵(S-Bahn):連接市區與郊區,適合長距離移動。
-
地鐵(U-Bahn):覆蓋市中心及周邊地區,班次頻繁,是市內移動的主要方式。
-
公車(Bus):路線廣泛,補足鐵路未覆蓋的區域。特別推薦100、200和300號公車,途經多個主要觀光景點,適合遊客搭乘。
-
路面電車(Tram):主要運行於東柏林地區,提供地面交通選擇。
區域畫分

柏林交通被劃分成A、B、C的三個區域,建議可以上BVG官網下載上面的區域圖。
大部分旅遊景點位於A和B區,一般買AB區的票券即可,如果要前往柏林機場、波茨坦等C區地區,才要需購買ABC區的票券。
票種資訊:
*票價連年調漲,以下票種的最正確價格,請參考BVG官網
*5歲以下兒童搭車都免費
單程票(Single Ticket)
-
適用範圍:可在購票後的2小時內,於所選區域內不限次數搭乘S-Bahn、U-Bahn、公車和有軌電車,可以轉車但不能搭回程(單一方向)或繞行。
-
票價:
-
AB區:€3.80
-
BC區:€4.30
-
ABC區:€4.70
-
短程票(Short trip ticket)
-
適用範圍:僅適用於AB區域內短距離旅行,S-Bahn或U-Bahn最多3站(可轉乘),路面電車最多6站(不可轉乘)。
-
票價:€2.60
延伸票(Extension ticket)
-
適用範圍:持有AB或BC區票券的乘客,若需前往C區或A區,可購買延伸票以擴展使用範圍。
-
票價:€2.30
24小時票(24-hour ticket)
-
適用範圍:自打票時間起24小時內,可在所選區域內無限次數搭乘所有公共交通工具。
*1位大人最多可帶3位6~14歲兒童免費同行。
-
票價:
-
AB區:€10.60
-
BC區:€11.20
-
ABC區:€12.30
-
7日票(7-day ticket)
-
適用範圍:自指定起始日期起7天內,可在所選區域內無限次搭乘所有公共交通工具。
-
票價:
-
AB區:€44.60
-
BC區:€45.70
-
ABC區:€52.70
-
購票方式:車票可在各車站的自動售票機購買。
*買票後務必在乘車前於站台或車內的打票機打票,沒打票會被視為無票乘車,可能面臨罰款。
乘車須知
-
上車流程:柏林的公共交通多為開放式上車,無需檢票即可直接上車。但請務必確保已購票並完成打票手續。
-
查票機制:車上會有不定期的便衣查票員進行抽查。若被發現無票或未打票,將被處以罰款。
-
公車搭乘:公車站牌上會標示時刻表,區分週一至週五(Montag–Freitag)、週六(Samstag)和週日(Sonntag)。夜間巴士以N開頭,提供深夜服務。
柏林歡迎卡(Berlin WelcomeCard)

柏林歡迎卡(Berlin WelcomeCard)是專為旅客設計的柏林城市通行證,結合了無限次搭乘公共交通與景點優惠,讓你能輕鬆探索柏林及附近區域。
主要特色:
-
公共交通無限次乘坐:可在有效期限內,無限次搭乘柏林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地鐵(U-Bahn)、城市快鐵(S-Bahn)、公車、有軌電車、輪船和區域列車,涵蓋範圍可選擇A、B,或選A、B、C區可以到柏林勃蘭登堡機場(BER)和波茨坦市。
*可有最多3位6~14歲以下兒童免費同行搭乘,5歲以下不限人數全免費
-
超過170個景點優惠:在柏林及波茨坦地區的170多個旅遊景點、文化和娛樂場所,持卡者可享受最高達50 %的折扣,包括博物館、劇院、餐廳、商店…等。
-
旅遊指南與地圖:購買歡迎卡後,將會獲得一本包含合作景點優惠券和城市地圖的旅遊指南,內含多語言的旅遊建議和重要資訊。
票種與價格:

*票價連年調漲,柏林歡迎卡包最正確價格請參考官網資訊
柏林歡迎卡有多種效期的選擇,價格根據天數和涵蓋區域(A、B區或A、B、C區)而定,上方所標Tariff area AB,即是可無限搭乘AB區域內交通工具的票卡價格,
Tariff area ABC,則為可無限搭乘ABC區域內交通工具的票卡價格,如果有要去柏林勃蘭登堡機場(BER)和波茨坦市,就需要買這張C區的票卡。
如果“不需要”無限搭乘大眾運輸的功能,則有72hr及6天的兩種版本可以選擇。

此外,還有包含進入博物館島(Museum Island)上博物館的版本,但僅有72hr的版本可以選擇。
*票價連年調漲,柏林歡迎卡包含博物館島最正確價格請參考官網資訊
購買方式:
*48、72小時的票會在購買時設定開卡時間,天數型的則會設定啟用日期。
-
現場購買:在柏林的旅遊資訊中心、機場、主要火車站、地鐵站的售票機或指定的銷售點購買實體卡片,請參考官網資訊。
柏林景點三天兩夜行程規劃


Day1
夏洛滕保宮→勝利紀念柱→布蘭登堡門→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德國國會大廈
Day2
博物館島→柏林大教堂→柏林電視塔→哈克市場
Day3
柏林圍牆紀念館→東邊畫廊→御林廣場→查理檢哨→恐怖地形圖→波茲坦廣場
*如果你想要有導遊帶你快速遊覽重要的柏林景點,納也可以參加Get Your Guide的當地行程:
徒步行程:
自行車行程:
賽格威行程:
柏林自由行3天2夜深度旅遊
1.夏洛滕堡宮(Charlottenburg Palace)

夏洛滕堡宮為柏林目前現存的最大宮殿。
它的主人索菲·夏洛特(Sophie Charlotte)在1684年時,嫁給當時仍是布蘭登堡選帝侯、普魯士公爵的腓特烈一世 (Frederick I of Prussia),並獲得了名為Lietzow的村莊。
她在此建造了利岑堡宮(Lietzenburg Palace)作為夏宮,於1699年完工。

1701年腓特烈一世成為普魯士國王,便命令他的建築師為利岑堡宮擴建。
可惜好景不常,年輕的索菲·夏洛特在1705年僅36歲就去世了,而國王為了紀念她,便將宮殿及附近的區域命名為夏洛滕堡(Charlottenburg),意指為「夏洛特的城堡」。
夏洛滕堡宮在二次大戰時受到嚴重毀損,但如今已修復完工。

夏洛滕堡內有許多看點,例如在舊宮殿內,可欣賞到多間以巴洛克風格裝潢的房間,以及被稱為Porcelain Cabinet的房間,是以上千件的青花瓷所裝飾而成。
另外館中也展示有皇室珠寶、以及皇家專屬的銀器與瓷器餐具,非常值得一看。

在新翼宮,除了多間裝飾華美的房間之外,其中一大看點,便是被稱為Goldene Galerie 的洛可可風格宴會廳。
高挑的大廳空間、金碧輝煌的屋頂與壁面,讓人能一窺當時皇家的奢華生活。

位於宮殿後方的室外花園,為當時著名的法國園林設計師Siméon Godeau所設計,他的師父正是凡爾賽宮花園的首席園林設計師André le Nôtre。
這座花園建成後曾在巴洛克時期造成轟動,是許多歐洲花園爭相模仿的對象。
隨著不同時代的流行變化,這座花園曾在1787年被改為英式花園,但在二次大戰後的重建時,重新改回原本的巴洛克風格。
Inforamtion
開放時間:
4~10月 星期二~星期日 10:00-17:30
11~3月 星期二~星期日 10:00-16:30
公休日: 星期一
票價:
舊宮殿門票大人12€,7-18歲8€,以下免費
新翼宮門票大人12€,7-18歲8€,以下免費
全場館聯票:大人19€,7-18歲14€,以下免費
地址: Spandauer Damm 10-22, 14059 Berlin
2.柏林勝利紀念柱(Victory Column, Berlin)

柏林勝利紀念柱,位於大蒂爾加滕公園內的大角星廣場(Großer Stern),是柏林幾條主要道路的交會點圓環。

柏林勝利紀念柱最早興建於1864年,用以慶祝在普丹戰爭中擊敗丹麥,並於1873年完工。
在工程期間,普魯士更贏得了兩場重要戰役,包括1866年的普奧戰爭,以及1870年的普法戰爭。
這三場戰爭不只完成了德意志帝國的統一,更在這座勝利紀念柱上添加了不同設計,包括這8.3公尺的勝利女神雕像。

勝利紀念柱原本位於國會大廈前廣場,但在1938年時,希特勒施行了將柏林改造成世界之都的日耳曼尼亞計畫,才將紀念柱移至今日所在地。

如今旅客可以進入紀念柱,攀爬285階的螺旋階梯,抵達約51公尺高的觀景台。
從這裡可以一覽五條道路交會的美麗空景,以及原是貴族狩獵場的翠綠蒂爾加滕公園(Tiergarten)。
Information
開放時間:
4-10月
星期一~五 9:30-18:30
星期六~日 9:30-19:00
11-3月
星期一~日 10:00-17:00
票價: 大人3歐元,6~14歲1.5歐元,5歲以下免費
3.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Gate)

布蘭登堡門可以說是柏林最著名的歷史地標,見證了大半部的德國歷史。
它曾經代表著被分隔的東西德界線,如今則是和平與統一的象徵。
布蘭登堡門於1788年,由當時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Frederick Wilhelm II)下令建造。
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外觀,是從雅典衛城所得到的靈感。

城門高26公尺、長65.5公尺、深11公尺,由6組共12根多立克式柱子(Doric columns)支撐。
前後柱間為牆面並將城門隔成5處大門,正中央的大門略寬,作為僅有王室成員可通行。

大門上方的勝利女神像及四馬雙輪戰車,是在1793年所設置。
她右手所拿的權杖花環中,裝飾有德國軍事象徵的鐵十字勳章,上方的鷹鷲戴著皇冠象徵著普魯士王國。

1806年時,拿破崙大軍佔領了柏林,將這座雕像作為戰利品運回巴黎。
直到1814年拿破崙戰敗,這尊代表著德國的雕像才得以回到柏林,而城門前的廣場則做為勝利紀念,改名為巴黎廣場(Pariser Platz)。

在冷戰時期,布蘭登堡門與柏林圍牆,成為分隔東西德的實際界線。
1961年美國甘迺迪總統,曾在此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我是柏林人演說(Ich bin ein Berliner)。

1987年則是美國總統里根發表著名演說,對當時的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喊話,以和平方式解決東西德問題。
直到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德國才得以走向統一。
*想要更深入的了解”第三帝國”以及”冷戰時期”在布蘭登堡門、柏林圍牆所發生的歷史事,那建議參加Get Your Guide的當地行程:
4.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Memorial to the Murdered Jews of Europe)

位於柏林中心地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一旁是布蘭登堡門、國會大廈以及各國大使館,而此處也曾是納粹政府的重要行政機關所在地。
1999年,德國國會在經過了長期的辯論,決定在此建造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紀念碑設計由紐約建築師Peter Eisenman贏得評比,於2003年動工,2005年對外開放。
紀念碑共占地19,000平方米,共放置了2,711塊高低不同的的混凝土石板塊,從早到晚不論何時,你都能從四面八方進入這特別的建築空間。

穿梭於紀念碑時,你能感受到地面如波浪般並帶有微微的傾斜,有時造訪者可能會感到些許的暈眩與不確定感。

位於這些紀念碑底下,則開設有一處資料中心,入口處可能需要循著人群找一下。
在約800平方米的地下空間,你可以找到關於歐洲猶太人被迫害屠殺的史料。
4個不同的展覽室,以照片、日記以及信件,忠實將這場世紀迫害呈現給各國來訪者。
這不只是德國政府正面面對並反省這段歷史,更讓每個人對於這段歷史能有自我反思,未來不讓這樣歷史悲劇再度重演。
Informatio
開放時間:
星期二-星期日 10:00~18:00,最後入場為關門前45分鐘。
公休日: 星期一
票價:免費
地址: Cora-Berliner-Straße 1, 10117 Berlin
5.德國國會大廈(Reichstag building)

德國國會大廈最早完工於1894年,作為德意志帝國的帝國議會,直到1933年被大火焚毀。
在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時期長時間的廢棄,這棟建築在東西德統一後的1990年,才在政府決定將議會從波昂(Bonn)遷回柏林後開始改建,並在1999年完工作為德國聯邦議院使用。

遊客可以提前在國會官網預約,參加導覽行程進入國會大廈參觀。
導覽有三種選擇,可分為:1.聽取英文簡報及完整導覽 2.國會大廈內導覽最後至圓頂 3.僅參觀圓頂。

國會大廈在重建時,建築師要求將許多原本的歷史結構保留下來。
其中包括了幾面的塗鴉牆,上面是當時柏林戰役(Battle of Berlin)後,蘇聯士兵所留下的塗鴉文字,也算是一段特別的歷史見證。

跟著導覽員遊走於國會大廈,其中更會經過當時仍是德國總理梅克爾的辦公室,沒想到能距離德國的政治核心這麼近。

會議廳是導覽行程的一大看點,後方為德國國徽的聯邦鷹,下方為議員們的座位區,上方則為媒體及民眾在法案表決或會議時的聆聽席。

會議廳的正上方為透明的圓頂區域,也算是表達一種透明、公正、公開的概念。

行程最後會來到國會大廈最出名的圓頂屋頂,也是德國承諾使用再生能源的象徵。
以玻璃透明的設計,讓光線能自然引入會議廳,四周更裝設大量的太陽能板及生質能設備,提供了國會大廈約80%的能源使用。

中央的玻璃下方即為會議大廳,也有一種人民凌駕於議會、監督著每項表決的意象。

旅客可以自由的走在螺旋形步道上,從不同角度欣賞這壯觀的建築,也可以眺望美麗的柏林城市景色,為參觀行程畫下完美的句點。
*如果覺得自己上網預約看不懂麻煩,那也可以參加Get Your Guide的導覽行程,讓專業導遊帶你參觀德國國會大廈:
Information
德國國會大廈
圓頂開放時間: 8點至午夜12點(22:00為最後入場)
導覽票價:免費
地址: Platz der Republik 1, 11011, Berlin
6.柏林博物館島(Museumsinsel)

位於柏林中心施普雷島上的五座柏林博物館,建於1830-1930年普魯士王朝的100年間,展品從史前時代橫跨至19世紀,每年能吸引300萬人次前往參觀。
1999年時,更以「柏林博物館島(Museumsinsel (Museum Island), Berlin)」之名,入列世界文化遺產之中。

舊博物館(Altes Museum)為最早建立的博物館,於1830年開幕,更是普魯士的第一座公眾博物館,將珍貴的皇家收藏品展現於一般民眾眼前。
以羅馬萬神殿為建造模型的博物館,館中自然以希臘、伊特拉斯坎文明(Etruscan)、以及羅馬的古物為主。

新博物館(Neues Museum)緊接著在1855年開幕,建築以新古典與新文藝復興風格為主。
博物館建築在二戰中幾乎全毀,但如今已修復至原本的模樣。

新博物館主要以埃及、史前到古典時代的文物為主,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具有3,000年歷史的娜芙蒂蒂(Nefertiti)半身像。

舊國家美術館(Alte Nationalgalerie)則於1876年開幕,建築是以希臘神廟為模型打造。
館前的騎馬雕像,則為發想且促成博物館島的腓特烈·威廉四世(Frederick William IV of Prussia)。
館中收藏有法國印象派畫家馬奈(Manet)、莫內(Monet)、雷諾瓦(Renoir)的畫作,以及浪漫主義派畫家卡斯巴·佛烈德利赫(Caspar David Friedrich)等人的作品。

博物館島最北端的柏德博物館 (Bode Museum)於1904年開幕,建築為新巴洛克式風格。
館中收藏有拜占庭帝國的宗教藝術作品,以及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巴洛克時期的歐洲雕像。

佩加蒙博物館 (Pergamonmuseum)於1930年最後開幕,但它卻是博物館島上訪客人次最多的一座,館中展品以古典時代、古代近東、以及伊斯蘭藝術為主。
來自小亞細亞雄偉的佩加蒙祭壇(Pergamon Altar),上方的雕像生動的描述了天神與巨人的戰爭。

來自小亞細亞雄偉的佩加蒙祭壇(Pergamon Altar),上方的雕像生動的描述了天神與巨人的戰爭。

17公尺高的米利都市場大門(Market Gate of Miletus)、以及來自於巴比倫的伊什塔爾城門遊行街道(Babylonian Ishtar Gate with the Processional Way),不難想像為何佩加蒙博物館會是最受歡迎的博物館。

詹姆斯‧西蒙畫廊 (James Simon Gallery)是2019年博物館島最新開幕的建築,作為通往五大館的共同入口與服務台並且展示畫作。
Inforamtion
柏林博物館島
開放時間: 每個館略有不同,請參考官網資訊。
公休日: 星期一
票價:
*以下價錢為大人票價,學生為半價,18歲以下免費
舊博物館(Altes Museum): 12歐元
新博物館(Neues Museum): 14歐元
舊國家美術館(Alte Nationalgalerie): 12歐元
柏德博物館(Bode Museum): 12歐元
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 14歐元
博物館島入口地址: Bodestraße 1-3, 10178 Berlin, 德國
*想省錢的話建議購買柏林博物館島5館聯票,大約是24歐元但可以全部館都去,但要注意是一日券。
*如有想在柏林參觀其他博物館,建議可以買柏林歡迎卡(Berlin Welcome Card)、柏林博物館卡(Museum PASS Berlin)會更為划算。
7.柏林大教堂(Berlin Cathedral)

位於市中心的柏林大教堂,顯眼的圓頂與華麗外觀,更是德國歷史上最重要的霍亨索倫王朝(Hohenzollern)皇家墓地,總是吸引許多旅客前往參觀。

柏林大教堂最早的歷史可追溯至1465年,當時的教堂是與柏林王宮相連的教區教堂。
1747年時,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the Great)才下令在如今的位置,建造了具有圓頂的巴洛克風格大教堂,但在1820年時被改建成為新古典風格。

隨著德國皇帝威廉二世(Wilhelm II, German Emperor)的即位,他認為需要一座更大更好的教堂來彰顯君主帝國的權威。
於是他在1894年下令拆毀原本的教堂,並以新文藝復興風格(Neo-Renaissance)進行重建,於1905年完工。
柏林大教堂在二戰時遭到嚴重的毀損,在終戰後隸屬於東德,直到1975年才開始進行重建工程。
教堂外部在1983年重建完成,而內部則一直到了2002年才終於整修完成對外開放。

現今的教堂,融合了義大利文藝復興及華麗的巴洛克風格。
外觀的圓頂燈籠塔與側翼的四座高塔最為顯眼,內部則運用了奢華的馬賽克、金飾及雕像來做裝飾。

位於教堂地下的霍亨索倫王朝皇家墓地,也是相當值得參觀 。
其中放置約有100座的棺木與紀念碑,時代橫跨約5個世紀,其中更包括多位普魯士國王的棺木。

另外,遊客還能攀上270階的階梯到圓頂外的看台,從高空欣賞整個柏林米特區、電視塔、施普雷河等美景。
Infotmation
開放時間:
星期一-五 9:00~18:00
星期六9:00~17:00
星期日 12:00~17:00
*最後入場為關門時間前1小時
票價:大人10歐元,學生票7.5歐元
地址: Am Lustgarten, 10178 Berlin
8.柏林電視塔(Berlin Television Tower)

柏林電視塔位於原本東柏林境內,當時東德政府為了能向全國境內播送電視消息,因此規劃興建了這座電視塔。
最早的電視塔是計畫建於郊區的Müggelberge山丘上,但由於怕電視塔會造成附近的舍訥費爾德機場(Schönefeld Airport)危險,因此當時東德統一社會黨領導人瓦爾特·烏布利希 (Walter Ulbricht)定案,將電視塔建於如今的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
柏林電視塔於1964年開工,於4年後完工,並在1969年正式啟用。

圖片來源:柏林電視塔官網
塔高368公尺的柏林電視,是德國境內最高的建築物,也是柏林最著名的地標。
搭乘快速電梯僅需40秒,你就能抵達位於203公尺高的觀景台,天氣好時最遠可看見80公里外的景色,每年吸引上百萬遊客造訪。

圖片來源:柏林電視塔官網
觀景台上層還設有旋轉餐廳及酒吧,如果你想吃頓愜意的晚餐搭配絕美的高空美景。
建議可以先進行訂位,除了能確保有靠窗的座位,還能越過排隊的人群,快速通關直登塔頂。
Information
營業時間: 9:00-23:00
票價:大人23.5€,4-14歲13.5€,0-3歲免費
地址: 1 Panoramastraße 1A, 10178 Berlin
9.哈克市場與哈克庭院(Hackescher Markt and Hackesche Höfe)

位於柏林市中心的哈克市場,由於便捷的交通網絡及各式個性商店進駐,讓此處成為柏林熱門的購物地。
你可以找到著名的品牌,也可以挖掘別具特色的新銳設計師作品,從服裝、鞋子到飾品可說是應有盡有,但價錢也會比一般連鎖店來的高一些。

隱藏於市場旁建築群中的哈克庭院,則是到柏林旅遊不可錯過的必訪景點之一,入口就位於這棟較顯眼的建築物側邊。

哈克庭院為一複合式建築群,共有8處由建築所圍成的庭院,於1906年正式啟用。
建築立面則為當時流行的新藝術運動風(Art Nouveau),而這些建築中也以辦公室、商店、工作室及公寓等複合機能為主。
每個庭院都有綠地及噴水池的休閒空間,更有小路能彼此互相連通。

哈克庭院曾在二戰期間被破壞,並在東德時期遭到廢棄,直到東西德統一後的1993年,政府才開始整修並保留了原始建築的氛圍,也讓此處成為柏林的著名景點之一。

漫步於哈克庭院間可說是一種享受,每一個轉彎處總會帶給你不同的驚喜。
有可能是新奇的文創商品,也可能是令人食指大動的餐廳或咖啡店,而其中在第五庭院則有柏林的經典代表-小綠人專賣店。

小綠人是前東德以及現在德國東部常見的行人交通號誌,起源於1961年,由道路心理學家卡爾·佩格勞(Karl Peglau)所設計。
他相信友善的角色比起無意義的顏色,更容易讓道路使用者接收其訊息,而為了要吸引孩童注意以及讓年長者易於理解,因此刻意將燈號設計成人形圖案。

小綠人號誌在東西德統一後曾被提案要撤換,但在多方協調下被保留了下來。
後來由德國設計師馬庫斯·黑克豪森(Markus Heckhausen)成立了號誌小人有限公司(Ampelmann Ltd),而其創始店正是位於此處。
*喜歡街頭藝術以及大城市裡隱藏的小巷道景色嗎?建議你參加Get Your Guide的當地行程:
10.柏林圍牆紀念館(Berlin Wall Memorial)

位於 Bernauer Straße的柏林圍牆紀念館,正是位在當年柏林圍牆東西德的交界處,許多著名的事件都是在這裡發生。

在柏林圍牆設置的前幾日,隸屬於東德的民眾帶著一家大小與家當,從窗戶一躍而下逃往西德領地。
一位東德士兵Conrad Schumann在最後一刻跳過了鐵絲網,奔向西德懷抱,一名攝影師也捕捉到了這一永留歷史的經典瞬間。

柏林圍牆紀念館可分為戶外及室內的兩個展區。
在室外的露天展區,保留了70公尺長的完整柏林圍牆以及瞭望塔,搭配音聲檔與資料照片,忠實地帶領訪客感受這曾將德國一分為二的歷史。

室內的資料中心則位於 Bernauer Straße的另一側,主要展示了在1961年這些圍牆被建造的歷史。
另外,旅客也能登上5層樓高的觀景台,從高空鳥瞰這遺留下來的圍牆。

位於紀念館旁設有一座和解教堂(Chapel of Reconciliation)。
原本的舊教堂由於位於柏林圍牆邊界,在1985年被東德政府拆毀,直到兩德統一後,新教堂才於2000年完工。

和解教堂外層以木柵欄圍繞,讓光線得以穿透縫隙,在內部形成光與影的奇特變化,內部則以厚重的土牆圍繞著聖堂空間。
在土牆中,你可以找到一些石塊與玻璃,這是將原本舊教堂的瓦礫混於其中,用以紀念它的過去與再生。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柏林圍牆的歷史故事,那建議可以參加Get Your Guide的當地導覽行程:
Information
開放時間:
室內展區 星期二-星期日 10:00~18:00,星期一公休
室外展區 每日8:00~22:00
票價: 免費
地址: Bernauer Straße 111/119, 13355 Berlin
11.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

位於施普雷河岸旁的柏林圍牆長1,316公尺,是如今保存最長的柏林圍牆內牆(最長外牆在恐怖地形圖旁)。
在柏林圍牆倒塌後,118位來自21個國家的藝術家,開始在面向東德側的圍牆作畫,留下他們對於這場政治轉變的評論,也造就了這條世界最長的露天畫廊,於1990年9月28日正式對外公開。

這些畫作不乏許多成為後世傳頌的經典,不只被印在旅遊書或明信片上,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客前來朝聖。

其中最著名的一幅畫,莫過於由俄羅斯畫家Dmitri Vrubel所繪製的兄弟之吻(Fraternal Kiss)。
描述了東德領導人埃里希·何內克( Erich Honecker)與蘇聯領導人列昂尼德·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在1979年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國30周年慶典上的擁吻照。

由於這些畫作完全暴露於室外,許多作品在歷經風吹雨打及人為破壞後造成毀損,2009年由一群畫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復。
直到2018年時,政府將東邊畫廊交給柏林圍牆基金會統一管理,也才讓這項紀念遺產得以安全保存至後世。
*想要了解柏林圍牆以及東邊畫廊歷史嗎?建議你參加Get Your Guide的當地行程:
12.御林廣場(Gendarmenmarkt)

御林廣場是由三座雄偉的歷史建物所組成,包括北側的法國大教堂、南側的德國大教堂,以及夾於其中的柏林音樂廳,也讓御林廣場博得了「柏林最美廣場」的稱號。
御林廣場的名稱來自於”Gens d’arms(武裝人員)”,主要是在於1736-1782年期間,普魯士的胸甲騎兵團曾駐紮於此作為據點。

廣場最早在1688年被建立,當時是作為市場使用。
17世紀末,一批從法國前來尋求庇護的胡格諾派(Huguenots)難民,被安置居住於廣場附近。
國王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 of Prussia)也在1701年批准了兩座教堂的興建,法國大教堂供這群法國移民使用,與其相對的德國大教堂則給路德教派使用。
兩座教堂最早並沒有穹型高塔的存在,是到了1785年才由德國建築師Carl von Gontard建造。

位於中央的柏林音樂廳,前身為1802年建造的國家劇院。
1817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原始建築,後來於1821年重建完成,成為今日所看到的柏林音樂廳,也完成了這廣場的最後一塊拼圖。

如今德國大教堂作為展覽廳使用,展示德國民主的歷史進程,法國大教堂則做為胡格諾博物館。
另外,遊客也可以付費登上法國大教堂圓頂外的觀景台,從不同角度欣賞這柏林最美廣場的美景。
Information
德國大教堂
開放時間:
5~9月 星期二~星期日 10:00-19:00
10~4月 星期二~星期日 10:00-18:00
公休日: 星期一
票價:免費
地址: Gendarmenmarkt 1-2, 10117 Berlin
開放時間: 每個月略有不同,請參考網站資訊
公休日: 星期一
觀景台票價:成人7歐元,6-17歲5歐元,5歲以下免費
地址: Gendarmenmarkt 7, 10117 Berlin
13.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

查理檢查哨位於Friedrichstraße與Zimmerstraße街道的交叉處,是冷戰時期要越過東西德邊境的檢查哨之一。
查理之名並非來自有位叫查理的士兵駐守於此,而是在北約音標字母(NATO phonetic alphabet)中,排序是使用Alpha、Bravo、Charlie,而此處是第三處所設立的檢查哨,因而被稱為查理檢查哨。

在1961年的第三次柏林危機中,因美軍與蘇聯的坦克軍團在此對峙,一夕之間讓原本看似一般的查理檢查哨聲名大噪。

檢查哨曾在兩德統一後遭到拆除,如今的是依著歷史圖像所重建,檢查亭、沙袋、旗幟都忠實的呈現。
另外遊客可以付費與演出士兵的人員拍照,還能蓋上准許來往東西德的旅遊印章。

檢查哨在面向西柏林的立牌貼有蘇聯紅軍的照片,告示牌上則分別用英文、俄文、法文及德文寫著:「您即將離開美國占領區」。
相反的在面向東柏林側,立牌上則是貼上美軍的照片。

位於檢查哨旁的露天展覽區,除了展示了這段歷史,更展示了當時東德人民想盡方法逃離東德的手段,當然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一旁的查理檢查哨博物館,又稱柏林圍牆博物館,展示了與柏林圍牆及兩德分裂時期相關的歷史資料和物件,更收藏了大量關於柏林圍牆的建造、存在及倒塌的展品,包括逃亡者使用的創新工具和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張票進去參觀一下。
Information
查理檢查哨
地址: Friedrichstraße 43-45, 10117 Berlin
14.恐怖地形圖(Topography of Terror)

恐怖地形圖是一處博物館,在1933年到1945年間,此地原是納粹秘密警察蓋世太保(Gestapo)、親衛隊(Schutzstaffel)的總部,1939年則成為親衛隊國家安全部的總部。
1945年戰爭結束前,此處原本的建築被盟軍炸彈所炸毀,瓦礫更在戰後被完全清除。

這塊原本讓德國人不想面對的荒地,在1980年代再度躍上世人的眼界,從最初企圖埋葬的過去,到嘗試挖掘與面對歷史。
當時柏林市政府打算從荒地上開闢新的道路時,遭到建築師與民權組織抗議。
最後政府只挖掘了地窖遺址,並在地面豎立起一系列的看板,說明了這裡曾發生了甚麼事。

1987年時為了慶祝柏林建成750年,此處舉辦了第一個名為「恐怖地形圖」的臨時展覽。
當時蓋世太保總部用來刑求的地牢與資料不斷被發掘曝光,也讓此處轉變成為紀念博物館。
如今的博物館建築完成於2010年,而「恐怖地形圖」也成為它的名字與永久常設展。

永久常設展的恐怖地形圖,藉由照片及歷史文件,講述了蓋世太保、親衛隊、親衛隊國家安全部等組織,以及他們在此所計畫的罪刑,時間則從納粹奪權到戰爭結束。

第二永久常設展則沿著Niederkirchnerstraße的柏林圍牆設置,講述作為首都角色的柏林歷史,從威瑪共和到第三帝國、戰爭時期到最後納粹政權的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恐怖地形圖旁的柏林圍牆,是如今保留下來最長一段的柏林圍牆外牆(鄰接西德),長度更勝於知名的東邊畫廊柏林圍牆內牆(鄰接東德)。
Information
開放時間: 每天10:00~20:00,室外展區開放到天色變黑為止,最晚為20:00
票價:免費
地址: Niederkirchnerstraße 8, 10963 Berlin
15.波茨坦廣場(Potsdamer Platz)

19世紀時波茨坦廣場曾是柏林最熱鬧的廣場,也是文化與商業繁榮的地點。
在二次大戰時遭到盟軍轟炸而被夷為平地,而戰後又因東西德的劃分,柏林圍牆更將廣場從中一分為二,讓往後40年間,波茨坦廣場一直呈現荒廢的狀況。

當德國再度統一時,政府在廣場上打造了一系列著名的地標建築,讓這曾被遺忘的場所,再次重生成為首都柏林最現代的廣場之一。
從1993年起,最重要的三個開發案相繼展開工程,包括Daimler City(1998完工)、Sony Centre(2000完工)、Beisheim Centre (2004完工)。
短短幾年間便讓波茨坦廣場重生成為人聲鼎沸的新市鎮區。

帶有未來感的索尼中心(Sony Center Berlin)以及豪華的購戶商場Potsdamer Platz Arkaden。
其中設有商店、餐廳、會議中心、酒店、公寓、辦公室、藝術和電影博物館及電影院,是各國旅客都喜歡造訪的地點。

另外,你可以前往Kollhof Tower,搭乘歐洲最快的電梯,前往位於24、25樓的Panoramapunkt觀景台,俯瞰柏林的城市美景,或是在附設的咖啡廳中點杯咖啡,悠閒地坐下欣賞動人的柏林天際線。
Klook線上購買Panoramapunkt觀景臺免排隊門票

看似自由的柏林,卻也背負著沉重的德國歷史。
不論你是想感受現代科技化的大城市氛圍,或是想找尋歷史記憶的反思,柏林都是相當適合的旅遊選擇。
別忘了要多安排個幾天行程,才能讓你的柏林之旅,玩得更加輕鬆又寫意。
更多歐洲旅遊文章
【波蘭首都】華沙(Warsaw)-超完整20個舊城區與周圍華沙景點、交通攻略
【波蘭景點】19個深度華沙自由行景點-猶太區、博物館與蕭邦故居
【波蘭】格但斯克(Gdańsk)-到波蘭海邊走走,格但三聯市一次玩
【布拉格自由行】19個必去浪漫布拉格景點-舊城區、城堡與小城區
【德國】14個必去慕尼黑景點-慕尼黑自由行這樣排-沒啤酒節也超精彩!
FB粉絲團:Joshua的世界旅行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