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路城一日遊】穿越400年的日本第一名城-遊覽古城結構大寶庫

姬路城是日本國寶五城、現存十二天守,更是日本首批入列世界遺產的地點,潔白的外觀讓它像是隻展翅翱翔的白鷺,因此獲得了白鷺城的美名。

姬路城幸運的躲過了各項天災以及戰爭,完整保留了400年前的古城結構,吸引著世界各國的旅客,爭相前來欣賞研究這日本歷史的大寶庫。

究竟姬路城一日遊行程該怎麼排? 城中的結構又有什麼特別看點? 古城必有的妖怪鬼故事有那些? 快跟著我們的文章看下去就知道囉!

姬路城位置

姬路城位置
姬路城位置

姬路城位於兵庫縣姬路市,大約是在大阪與岡山的中間位置,設有JR與新幹線車站,不論你的行程是關西、岡山或是廣島之旅,都能將姬路輕鬆排入行程中。

姬路城交通

姬路車站
姬路車站

大阪到姬路城

1.於新大阪站搭乘新幹線,約28分鐘可抵達姬路站,票價3,930日幣。

2.於JR大阪站搭乘JR新快速電車,約1小時可抵達JR姬路站,票價1,520日幣。

京都到姬路城

1.於京都站搭乘新幹線,約50分鐘可抵達姬路站,票價5,170日幣。

2.於京都站搭乘JR新快速電車,約1.5小時可抵達姬路站,票價2,310日幣。

岡山到姬路

1.於岡山站搭乘新幹線,約20~30分鐘可抵達姬路站,票價3,930日幣。

2.於岡山站搭乘JR山陽本線電車,約1.5小時可抵達姬路站,票價1,520日幣。

姬路車站到姬路城

1.徒步約15分鐘可抵達大手門前。

2.於姬路車站前搭乘公車在「姫路城大手門前」站下車,車程約4分鐘,票價190日幣。

姬路城一日遊
姬路城一日遊

姬路城交通優惠票券

1.關西地區鐵路周遊券      

關西地區鐵路周遊券
關西地區鐵路周遊券

如果你的行程主要是安排在京、阪、神、奈等關西地區,另外想要到姬路城參觀,那可以買這張關西地區鐵路周遊券。

除了可以選擇天數之外,還能搭乘關西機場到大阪、京都的特急Haruka號,更包括了京都市營地鐵、京阪電鐵、阪急電鐵等公司出的一日券區域。

*需注意的是關西地區鐵路周遊券僅能搭乘JR線列車,”不能”搭乘新幹線列車。

票價:

關西地區鐵路周遊券票價
關西地區鐵路周遊券票價

Klook購買關西地區鐵路周遊券

KKday購買關西地區鐵路周遊券

2.關西廣域鐵路周遊券

關西廣域鐵路周遊券
關西廣域鐵路周遊券

如果你想搭乘新幹線前往姬路,或是行程會拉到更遠的岡山、高松、鳥取、和歌山等地區,那可以選擇這張關西廣域鐵路周遊券,會讓你省下更多的移動時間以及交通費唷。

使用期限: 5天

票價: 大人12,000日幣,6~11歲兒童6,000日幣。※ 價格可能有所變更

Klook購買關西廣域鐵路周遊券

KKday購買關西廣域鐵路周遊券

姬路城營業資訊

營業時間: 9:00~17:00(最後入城時間為16:00)

票價: 大人(18歲以上) 1,000日幣,小學~高中生300日幣,學齡前兒童免費。

姫路城・好古園共通券

大人(18歲以上) 1,050日幣,小學~高中生360日幣,學齡前兒童免費。

*好古園門票為大人(18歲以上) 310日幣,小學~高中生150日幣,如果有想要前往參觀,那買共通券是絕對划算。

地址:姫路市本町68番地

姬路城歷史

姬路城
姬路城

姬路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333年,由鐮倉南北朝時代的赤松則村,於姬山建立了第一個城寨,之後於1346年,由其次男赤松貞範改修成為一座城池,也就是姬路城的前身。

姬路城在戰國時代才正式躍上歷史舞台,從1545年開始,在黑田氏的重隆、職隆兩代城主的治理下,成為了小規模的山城,也在1561年正式有史料記載,在姬山設有這樣一座城池。

1567年城主由黑田孝高(黑田官兵衛)繼承,並於1575年加入當時如日中天的織田家。

歌川貞芳 真柴久吉公播州姫路城郭築之図
歌川貞芳 真柴久吉公播州姫路城郭築之図 (圖中以真柴久吉作為羽柴秀吉的假名)

1577年織田信長命令羽柴秀吉(後來的豐臣秀吉)進攻中國地區的毛利氏,而黑田孝高在1580年主動讓出姬路城,作為秀吉征討中國地區的重要據點,秀吉也將原本的山城做了大改修,建造了櫓、門、堀、石垣等,並修築了三層天守,並正式將此城命名為姬路城

姫路城鳥瞰圖(明治初期)
姫路城鳥瞰圖(明治初期)

1600年的關原之戰後,池田輝政成為城主,再度花費了9年將城池做了大改修,讓姬路城成為如今的五層大天守。1617年的城主本多忠政則增建了三之丸、西之丸,完成了如今所見的姬路城規模。

國寶五城、現存12天守與世界遺產

國寶五城、現存12天守與世界遺產
國寶五城、現存12天守與世界遺產

日本城堡的興建歷史,從1576年織田信長建造了安土城開始揭開序幕,一直到1615年間,在日本各地共出現了約100座的城堡,之後經歷了江戶時代的「一國一城令」,以及明治時代的「廢城令」,最後還有二次世界戰爭的轟炸摧殘,目前日本國內僅剩下12座天守,為真正在江戶時代或之前所建造,如今被稱為「現存十二天守」。

其中的5座更被列為尊貴的「國寶」,姬路城便是其中身兼國寶身分的現存12天守。

由於姬路城保存了完好的17世紀日本城堡樣式,也在1993年入列日本第一批的世界文化遺產中。

姬路城一日遊

車站前筆直的大路
車站前筆直的大路

這天一大早從岡山車站搭乘新幹線,僅花了短短的30分鐘就抵達了姬路車站。

才一出車站,馬上就能看到姬路城位於筆直大道的底端,迎接著來訪的各國旅客,由於這天早晨還帶有霧氣,天色呈現灰灰的情況,似乎還看不出白鷺城的美麗。

可搭乘巴士前往
可搭乘巴士前往

要前往姬路城除了可以在車站前搭乘公車(190日幣)之外,如果你不趕時間,建議可以跟我一樣走大約15~20分鐘前往,除了可以慢慢接近,欣賞不同距離的姬路城,還可以省下一點車費。

過馬路時在拍到的姬路城
過馬路時在拍到的姬路城

有時候還可以趁著紅燈時走斑馬線到路中間,快速地拍一張照片,不過大家還是要小心轉彎的車輛,不要妨礙到交通唷。

相當有特色的歷代城主家紋郵筒
相當有特色的歷代城主家紋郵筒

姬路城作為姬路市最知名的代表,路上也有許多裝飾與其有關,像是這個繪製了歷代8位城主家紋的郵筒,就顯得相當特別。

大手門前景色
大手門前景色

大約15分鐘的散步後來到大手門前,霧氣也漸漸的散去,櫻門橋與石垣倒映在護城河中,上方則有潔白的姬路城,在湛藍天空與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更加耀眼動人。

行駛於護城河上的和船
行駛於護城河上的和船

有時候會看到在護城河上有小船優雅的滑過,這艘觀光船會載著旅客繞行城池南邊的護城河,讓旅客能從不同的角度,悠閒欣賞四季不同的姬路城美景。

春天櫻花祭時的乘船景色
春天櫻花祭時的乘船景色

姬路城觀光和船營業資訊:

姬路藩和船文化協議會官網

運行時間: 3月中~11月底的五、六、日及國定假日

*7月、8月及9月上旬不運行

運行班次: 1天約10個班次

航行時間: 約30分鐘

票價:大人1,500日幣,3歲~小學生500日幣,

大手門
大手門
三之丸廣場
三之丸廣場

走過櫻門橋、穿過大手門後會來到三之丸廣場,寬大的草坪後方站立著潔白的姬路城。

標示著世界遺產的巨石
標示著世界遺產的巨石

前方還有一塊標示著世界遺產的巨石,也是許多遊客喜歡拍攝紀念照的地點。

姬路城櫻花祭景色
姬路城櫻花祭景色 (照片提供:姫路市)

在三之丸廣場的兩側種植了相當多的櫻花樹,在櫻花盛開時也常吸引許多市民、遊客前來賞櫻野餐。

*三之丸廣場為免費區域

人數眾多的售票口
人數眾多的售票口

順著道路跟著大群遊客一起前往售票口,雖然遊客眾多,但因為設有多台售票機器與人工售票口,基本上很快就能買到票。

成人票一張是1,000日幣,如果你有較多時間,那建議可以多參觀姬路城旁的好古園(門票310日幣),共通券僅需要1,050日幣,等於用50日幣就能多參觀一處景點,何樂而不為。

菱之門

菱之門
菱之門

進入售票區域後往前走,馬上會看到姬路城眾多城門中最知名的”菱之門”,其名稱來自於門柱上方的冠木兩側刻有”菱紋”。

菱之門是姬路城所保留下來的原始大門(虎口),為安土桃山時代的樣式,是固守三之丸通往二之丸的重要櫓門,上方還以優雅的華燈窗、格子窗作為裝飾。

菱之門作為大門,除了在視覺上要建造的宏偉氣派,顯示出城主的格調與權威,更重要的當然是要能堅固禦敵。

位於冠木兩側的菱紋
位於冠木兩側的菱紋
菱之門的枡形虎口
菱之門的枡形虎口

菱之門與另外兩面牆圍出了一個長方形空間,稱為「枡形虎口」,讓敵軍攻至此處時要作一個左彎再右彎才能攻擊城門,藉此能削弱攻擊的力度,門的上方則有開窗,兩面圍牆上也設有狹間(弓箭、鐵炮槍眼),可對敵軍進行弓箭及鐵砲攻擊。

二之丸區域

三國堀
三國堀

穿過菱之門後,眼前的水池被稱為「三國堀」,姬路城就聳立於連綿交錯的石垣之上,搭配水中倒影更是美麗,讓許多旅客忍不住發出讚嘆聲,爭相在此拍照留念。

「三國堀」的名稱由來,據說是因為當時城主池田輝政的領地包括了播磨、但路、備前等三國,因而命名三國堀。

三國堀的戰略意義
三國堀的戰略意義

在此設置了「三國堀」其實具有戰略意義。

在敵軍好不容易攻破了菱之門後進入二之丸,眼前所看到的是三國堀將道路一分為二,右側的道路似乎是一條通往石垣的死路,而正面的道路就能直接看到一座伊之門(いの門),看起來是最好進攻且正確的道路,引誘敵軍就此往前進攻。

但其實此道路在通往天守的路上,除了道路彎曲狹窄之外,還要承受各處飛來的弓箭、鐵炮攻擊,並且有多處可以躲藏伏兵,其實是條易守難攻的誘敵道路。

位於視線死角的るの門
位於視線死角的るの門

如果細看地圖可以發現,三國掘右側的道路其實開有一處るの門,是通往天守的一條捷徑路線,但因為位於視線死角,剛攻入的敵軍無法察覺,是守軍才知道的小門,在有危機時更會用砂土掩埋,使該門無法開啟,因此也被稱為埋門,如今已被規畫為參觀路線的回程道路。

伊(い)之門
伊(い)之門

姬路城的城門總數相當多,在穿過伊(い)之門後,依次還要經過呂(ろ)、波(は)、仁(に)、保(ほ)等四個門,才會接近到天守與小天守建築旁,之後還要通過水之一、二、三門才能進入天守。

呂(ろ)之門
呂(ろ)之門
從狹窄的道路仰望天守
從狹窄的道路仰望天守

一路的上波階梯以及左彎右彎的狹窄道路,牆面兩側還開有相當多的狹間(弓箭、鐵炮槍眼),讓人不禁覺得,敵軍要能攻到天守大概也已經死傷大半,近世城郭的設計與演進真的是相當厲害。

姬路城天守

姬路城天守群平面配置圖
姬路城天守群平面配置圖 (圖片來源:世界文化遺産姫路城公式ガイド)

姬路城天守採用的是連立式天守設計,大天守位於東南方,西北方則為乾小天守,另外還有西、東兩座小天守,天守之間以渡櫓來做連通,形成一個四方形的結構。

天守的種類
天守的種類 (圖片來源:兵庫県立歴史博物館常設展示解説板)
近距離觀看多樣的守城設施
近距離觀看多樣的守城設施

天守外除了陡峭的石垣外,還設有石落、狹間、格子窗…等守城設施,更加強了姬路城易守難攻的程度。

進入天守脫鞋處
進入天守脫鞋處

姬路城天守會從西小天守進入且需要脫鞋,也由於出口的位置與入口不同,需用館方準備的塑膠袋自己提著鞋子入內參觀。

姬路城五重六階圖
姬路城五重六階圖 (圖片來源:世界文化遺産姫路城公式ガイド)

姬路城的大天守被稱為五重六階,要算幾重幾階其實很簡單,從外觀上看到的屋頂數就是重數,而內部的地板數則為階數。

因此五重六階的意思就是,從外觀上會看到五重屋頂,內部則是地上六層樓的建築,但因為姬路城還有一層地下層,因此也常會被稱為五重七階。

箱型結構的組成與東西心柱
箱型結構的組成與東西心柱

大天守的骨架基本上是以基座、柱、樑、桁、以及柱盤所組成,可以分成地下~2樓、3樓、4樓、5+6樓的四個部份來組成,由下而上將幾個箱形空間逐漸往上建造疊加。

其中完全不使用現在房屋所使用的釘子,只是單純組合堆高的構造,但由於材料都相當粗壯且重,能夠輕易地撐起六層樓高的大天守。

位於小天守中的姬路城骨架模型
位於小天守中的姬路城骨架模型
東大柱
東大柱

在天守中還另外加入了東、西的兩支心柱,高24.8公尺,直徑達0.95公尺,從地下層一路貫穿至6樓的樓地板,將4個部份的箱型空間加以固定,避免搖晃造成位移。

西大柱位於3樓兩段連接處
西大柱位於3樓兩段連接處

值得注意的是,東大柱是完整一根長達24.8公尺的心柱,而西大柱則被分為兩段,於3樓的位置作連接,主要原因在於如果一開始就使用兩根直通六樓的心柱,那往上製作第二個箱型空間時,會造成橫樑間無法完美的契合安裝。

這樣的設計也顯現了古代建築大工們出色的建築技術與智慧。

大天守內空間
大天守內空間

天守內的空間相當寬大,四周走道在戰時會成為士兵們進駐防禦的位置,而如今則成為遊客們魚貫前行的參觀路線。

大天守內空間
大天守內空間
六葉釘隠し
六葉釘隠し

在此處可以看到這個特別標示說明的「六葉釘隠し」,就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一個六葉形狀、用來隱藏覆蓋釘子的裝飾物件,而這內部的釘子是用來固定兩柱間裝飾用的橫木(長押),與天守的建築結構無關。

有趣的是,這六片葉子間所組成的心型圖案被稱為「豬目」,就如字面上是山豬的眼睛的意思,自古以來就有驅魔的裝飾作用。

狹窄的樓梯
狹窄的樓梯

樓層間的樓梯相當的狹窄且陡峭,大家記得上下樓時都要小心、放慢速度,避免推擠發生危險。

擺放武器的武具掛
擺放武器的武具掛

天守在以往其實只有在戰爭發生時才會進入使用,城主一般都是住在一旁的御殿之中,也因此在當時天守內是存放了大量的武器。

像是這面牆被稱為武具掛,就是用來懸掛鐵炮與長槍,在戰時可以快速取用進入戰備狀態。

擺放武器的武具掛
擺放武器的武具掛
破風之間
破風之間

在一些牆邊你會看到這樣開有窗戶或狹間的空間,這裡被稱為破風之間,從外側看就是城堡千鳥破風、入母屋破風裝飾的位置,在戰爭時期這裡會成為最前線的陣地。

石打棚
石打棚

在姬路城的3、4樓窗邊,你還會看到這樣特別架高的走道,主要是由於地板到窗戶的高度過高,讓士兵無法進行拉弓、開槍的守備任務,不得已才特別建造了這樣一排架高的走道,也被稱為「石打棚」。

武者隱し
武者隱し

另外還有像這樣被稱為「武者隱し」 的暗間,可以躲藏士兵從暗處給予敵軍埋伏痛擊。

刑部神社(長壁神社)
刑部神社(長壁神社)

順著參觀路線一路往上爬,終於來到了最頂樓的6樓,寬大的空間中央設有刑部神社(長壁神社),祭祀著邢部大神。

邢部大神原本是光仁天皇的皇子邢部親王,在當時深陷藤原百川的造謠之中而失去地位,後來與他的女兒富姬在姬山死去。當時的國司將兩人作為姬山的守護神祭祀於山上,代代累積了許多信仰民眾。

播磨国總社射楯兵主神社
播磨国總社射楯兵主神社

在秀吉建造姬路城時,將邢部神社移動到播磨国總社射楯兵主神社,在池田輝政時期才移動回「と之三門」內祭祀,於1748年由城主松平氏改名為長壁大神。

刑部神社(長壁神社)
刑部神社(長壁神社)

在明治12年(1879年)將長壁神社移回播磨国總社時,特別設置了一處分社於天守閣頂樓祭祀。

姬路城天守妖怪傳說

池田輝政
池田輝政

關於邢部神社有許多的傳說,其中一則與城主池田輝政的詛咒有關,另一個則與大家所熟知的宮本武藏有關。

據說在姬路城天守在池田輝政時代完成後(1609年),城內莫名地發現了一封信,上面寫著:「池田輝政與其夫人被下了詛咒,如果還想活命的話就要在城池的鬼門(東北角)處建造一座八天塔,並且請高僧進行祈禱。」

と之三門附近的長壁神社遺跡碑
と之三門附近的長壁神社遺跡碑 圖片來源:兵庫県立歴史博物館

而這樣的內容,被認為是因為在秀吉時期築城時,將原本姬山上的邢部神社移出城外,造成邢部大神如今前來作祟,而輝政也因此將邢部神社重新移回城內的「と之三門」內祭祀(城東北方的鬼門方位)。

但2年後輝政仍然生染重病倒下,因此這次如信中所講,特別在邢部神社旁建造了八天塔,並進行了護摩祈禱儀式,輝政的病情才逐漸好轉。

但在八天塔建好的隔年輝政還是病死,其年輕的孩子們也相繼死去。

事後想想這則故事也是蠻奇特的,為何邢部大神不去找秀吉算帳,反而是來對池田輝政作祟。有人推測是因為輝政當時對人民施行了嚴苛的徵稅制度,讓領民們心生不滿,因而杜撰出了這樣的故事。

宮本武藏
宮本武藏

另一則關於宮本武藏的故事,據說在城主是木下家定的時代,宮本武藏曾隱瞞姓名加入木下氏的足輕部隊。

當時盛傳天守城中有妖怪出沒,而宮本武藏也被木下家定知道他其實是個武藝高強的武士,因此拜託他前去除去妖怪。

在夜晚時武藏手提燈籠一人前往天守,在抵達3樓時突然吹來強勁的火焰,更發出地震般的震動與聲音,武藏將手擺放在腰間的太刀作勢要拔刀,突然四周又回復了平靜,登上4樓時又重複了同樣的情景。

宮本武藏與刑部姬
宮本武藏與刑部姬 圖片來源:兵庫県立歴史博物館

最後武藏無事登上天守閣6樓,並鎮守到了天亮。此時一位美麗的女子現身,表明他是姬路城的守護神邢部明神,感謝他趕跑了原本城中的妖怪,並給予武藏一個木盒後消失而去,而木盒中的就是名刀”鄉義弘”。

天守閣頂樓景色

天守頂樓眺望景色
天守頂樓眺望景色

登上天守閣頂樓,最重要的事情當然是眺望窗外的遠景。從南側往姬路車站的方向看去,筆直的大手前通以及鯱瓦,可說是相當具代表的姬路市景色。

天守頂樓眺望景色
天守頂樓眺望景色

下方則可以看到階梯狀的備前丸、二之丸、三之丸廣場,遠處的山景以及現代化的姬路市景更是相當清晰。

西側西之丸庭園的百間廊下
西側西之丸庭園的百間廊下

西側則能看到西之丸庭園以及綿延240公尺的西之丸長局(百間廊下)與化妝櫓。

屋瓦上的白色漆喰
屋瓦上的白色漆喰

從這裡也可以近距離的觀看屋瓦上的白色漆喰,工整地在屋瓦上畫出美麗的白線,而這些白線的作用,在於讓人從下方往上仰望時,會看到整片屋瓦似乎都是白色的。

這次是在2023年前往,看得出來白色漆喰已經染上了不少灰塵,在2016年平成大修理完時我曾第一次前往,那時的白漆喰真的是雪白到不行阿。

狹窄的下樓階梯
狹窄的下樓階梯

在參觀完天守的頂樓後,可以順著參觀路線從另一側的樓梯慢慢往下移動,但狹小的樓梯無法讓大量的旅客通過,需要點耐心排隊下樓。

前往東小天守道路
前往東小天守道路

從天守下來後會順著參觀路線,依序穿過一旁的幾個小天守,最後回到西小天守旁出去,繼續前往備前丸。

備前丸

備前丸
備前丸

備前丸是在池田輝政建築姬路城時,同時在此建造了居所,籓主與其家族都曾居住於此,直到池田光政轉封至鳥取,但可惜的是原本的建築在明治15年(1882年)的火災中全部燒毀。

姬路城南面
姬路城南面

站在備前丸前是欣賞姬路城天守的最佳地點。

從外觀可以看到大天守具有5座屋頂,也就是剛剛前面有說過的五重天守,上方的屋頂裝飾更是把可用的結構都用上了。

在南面第二、五重採用了唐破風,下方使用的是兔毛通懸魚裝飾;第三重採用了比翼入母屋破風,下方使用的是蕪懸魚裝飾;第四重採用了千鳥破風,下方使用的是梅缽懸魚裝飾。

西南面
西南面

在西面的第二重則採用了入母屋破風,下方使用的是三花蕪懸魚裝飾。

展翅翱翔的白鷺城
展翅翱翔的白鷺城

姬路城之所以被稱為白鷺城,就在於其潔白到發亮的外觀,而這潔白的外觀主要是因為施作了「白漆喰総塗籠」的工法。

漆喰翻成中文其實就是灰泥,其中含有消石灰(氫氧化鈣)及貝灰等原料,廣泛使用於日本的傳統建築上,例如城廓、寺院、民宅、倉庫…等的牆面材料,具有防火、耐火的特性。

姬路城除了牆面之外,在屋瓦的接合點上也全部有施作,讓人從遠處看起來,天守群就如同展翅的白鷺一般,與一旁岡山縣有「烏城」之稱的岡山城形成強烈對比。

延伸閱讀:

【岡山】岡山城半日遊-坐鎮於高地上的「烏城」黑武士

藍天白雲下更顯潔白的白鷺城
藍天白雲下更顯潔白的白鷺城

而關於輝政為何獨樹一格將城漆成白色的說法有很多,一般最廣為流傳的在於,輝政在建城時已經有預感戰國時代會就此終結,相較於以往以「武」來統治,自此後會轉變成為以「美」做為威嚇的時代,因此將城主的威嚴寄託在美之上,將姬路城漆成閃耀動人的白色。

姬路城特別的石垣

壯觀的石垣牆
壯觀的石垣牆

近距離欣賞完天守後,可以順著參觀路線,從右方的備前門離開。在穿過備前門後,可以心欣賞一下這些以巨大石塊所推積成的石垣牆。

下方以古墳石棺堆積的石垣
下方以古墳石棺堆積的石垣

其中以告示牌特別標示出在備前門的兩側,有兩塊直方形的大石,這原本是埋藏在古墳中的石棺,在建城時被移來當作石垣的積石。

在姬路城的許多處石垣也可以發現不同的石棺,不難想像在當時破壞了多少附近的古墳。

以古墳石棺堆積的石垣
以古墳石棺堆積的石垣
壯觀的石垣牆
壯觀的石垣牆

順著參觀路線一路往下,一面欣賞壯觀的石垣牆,不禁令人佩服,古人以當時的器具竟能移動巨石,堆積出如此雄偉的牆面。

壯觀的石垣牆
壯觀的石垣牆
扇之勾配
扇之勾配

這處有特別標示的扇之勾配(斜坡),是在1601年由池田輝政所建造的石垣。

在這樣石垣轉彎的位置,會用長方形的巨石,以長短邊交互擺放堆積,稱為算木積,藉著石頭長邊夾住短邊和相鄰的石材,使石垣角落呈現一體化,結構相當堅固。

扇之勾配
扇之勾配

此處的斜面曲線,就如同扇子打開一般的弧度,因此被稱為扇之勾配。仔細看最上方的斜度是相當大,藉此防止敵人攀爬入侵。

回到三國堀旁
回到三國堀旁

最後會穿過前面有提過,位於視線死角的る之門回到三國堀旁。

姬路城鬼故事阿菊井

阿菊井
阿菊井

在剛剛回程的上山里曲輪途中,會發現有許多遊客在一處井圍觀,而這裡就是有名的阿菊井,其故事紀載在江戶時期所創作的《播州皿屋敷実録》中。

在1505年代前後,姬路城城主為小寺則職,而他的家臣青山鐵山計畫要謀反奪權。

阿菊是另一位家臣衣笠原信的小妾,元信將阿菊送到鐵山家當下人,用以刺探其謀反的情報。而阿菊也獲得了鐵山將在增位山賞花時毒殺小寺則職的情報,讓衣笠原信能在賞花時救出主公,之後躲藏起來伺機行動。

青山鐵山暫時控制了姬路城,而阿菊為了掌握鐵山的動向,並未選擇逃亡反而留在城中。

「新形三十六怪撰 皿屋敷阿菊霊」(月岡芳年画、1890年)
「新形三十六怪撰 皿屋敷阿菊霊」(月岡芳年画、1890年)

後來阿菊被鐵山的家臣町坪彈四郎發現是告密者,但彈四郎本來就喜歡阿菊,因此要脅她做自己的妾,這件事就能當作沒發生過。

阿菊拒絕了彈四郎,心懷怨恨的彈四郎於是將原本阿菊所管理、10枚一組的傳家寶盤子藏起來一枚,並且嫁禍是阿菊弄丟了,最後阿菊受到責罰,被殺害後扔進了古井裡。

從那天起的每天晚上,從井裡就會傳出阿菊一邊哭泣,一邊數著一枚、二枚…的聲音。

直到衣笠原信與小寺則職的家臣門除掉青山鐵山,則職聽說了阿菊被殺害的事件,悲痛地為其立墓碑弔念,並且在12所神社中作為「阿菊大明神」來供奉。

西之丸庭園

前往西之丸庭園坡道回看姬路城
前往西之丸庭園坡道回看姬路城

從菱之門旁的上坡道路,可以前往西之丸庭園,此處除了是拍攝姬路城的絕佳位置之一外,更是與戰國時代的公主 「千姬」有著相當深厚的淵源。

千姬
千姬

千姬是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與正室阿江所生的長女,也就是德川家康的孫女,生於1597年,在7歲時就嫁給了豐臣秀賴,前往大阪城以維繫兩家的關係。

在1615年的大阪夏之陣,大阪城在德川家康的攻擊下陷落,豐臣秀賴自殺,而千姬則被救出回到德川家,當時才18歲。

隔年的1616年與德川家重臣的本多忠刻再婚,3年後隨著本多家轉封至姬路而入住了姬路城。

化妝櫓
化妝櫓 Photo by Corpse Reviver, CC 3.0

為了撫平千姬心中的創傷,本多家特別整備了西之丸,建造了忠刻的居館、忠書院以及千姬的居所化妝櫓,庭園中也種植了許多悉心照料的樹木,讓千姬過上了一小段平穩幸福的生活。

但好景不常,其長子在3歲時病逝,之後忠刻也在1626年過世,讓傷心的千姬帶著另一個女兒勝姬,離開了曾經有段幸福時光的姬路城。

西之丸長局(百間廊下)
西之丸長局(百間廊下)

從西之丸庭園西南側的ワ(wa)之櫓可以進入西之丸長局(百間廊下),這個長局長約240公尺,一直連接到北側的化妝櫓,當時是作為千姬侍女的居住場所,當然在戰爭時也會作為士兵進駐防守西側攻擊的地點。

另外,千姬為了祈求本多家的繁榮,在姬路城西北側的男山建造了男山千姬天滿宮,因此每天早上都會前來廊下,向著西北側的天滿宮遙拜。

而千姬居住的化妝櫓,如今也設有許多的展品及解說,讓大家能更加認識這位戰國公主。

西之丸庭園拍姬路城景色
西之丸庭園拍姬路城景色

參觀完百間廊下,千萬別忘了在庭園偏南側的圓形廣場拍一張姬路城美照。

如果是在櫻花季前來,西之丸庭園更是著名的賞櫻名所,可以拍到姬路城與粉嫩櫻花的絕美景色。

西之丸庭園拍姬路城
西之丸庭園拍姬路城

姬路城從其壯麗的外觀到精心設計的內部結構,展示了日本古代建築的精湛工藝和豐富的歷史背景,讓人感受到了古老日本的獨特魅力,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你也喜歡戰國歷史或是日本古城,建議可以多閱讀一些介紹日本城堡結構書籍,相信會讓喜歡日本的你到現場時,能看得更加有收穫且有趣。

更多日本旅遊文章

【姬路】書寫山圓教寺-《末代武士》、《軍師官兵衛》取景的千年古寺

【岡山】岡山城半日遊-坐鎮於高地上的「烏城」黑武士

【岡山後樂園】岡山縣必去!日本三大名園與米其林三星級景點

【岡山】備中松山城-日本現存12天守-備中高梁一日遊行程

【岡山】吉備津神社、吉備津彥神社-兩大桃太郎神社半日遊

【廣島】尾道一日遊-讓人一眼就愛上的山城小鎮、水道與瀨戶內海

【廣島】鞆之浦一日遊-宮崎駿崖上的波妞與電影銀魂、金鋼狼取景地

FB粉絲團: Joshua的世界旅行提案

IG: @joshuaworldtravel

Joshua Yang
Joshua Yang

出生於艷陽高照的海洋城市高雄。喜歡寧靜的鄉村更勝於吵雜的城市,覺得坐在溪流旁或海邊喝啤酒發呆是人生一大享受。希望自己能一直帶著筆電邊旅遊邊工作,用照片和我的視角,搭配當地歷史故事及人文體驗介紹,讓你的旅行不再只是打卡走馬看花,與你一同探索世界上每一個迷人的角落。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