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科夫聖母聖殿
歐洲旅遊,  波蘭旅遊

【波蘭】克拉科夫(Krakow)-超完整22個必去克拉科夫景點一次看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2 年 8 月 31 日

克拉科夫為波蘭第二大城,從1038年到1596年,作為波蘭的首府長達500年之久,在舊城區留下了許多精采的文化歷史,更入列於世界文化遺產之中。如果你看過電影辛德勒名單,那更不能錯過位於市區旁的辛德勒工廠。

到克拉科夫旅遊可說是CP值相當高,除了較便宜的花費之外,還可以一次收集到另外兩座世界文化遺產,包括位於郊區的維利奇卡鹽礦,以及奧斯威辛集中營博物館。

究竟有甚麼必去的克拉科夫景點?克拉科夫自由行又該怎麼安排?快跟著我們的文章一起看下去吧!

波蘭克拉科夫位置

波蘭克拉科夫位置
波蘭克拉科夫位置

克拉科夫位於波蘭南部,為波蘭第二大城,鄰近於捷克與斯洛伐克邊境,距離華沙約300公里。

華沙到克拉科夫交通

1.飛機

LOT波蘭航空,每天都有航班從華沙蕭邦機場(WAW)直飛克拉科夫機場(KAW),飛行時間約55分鐘,票價約2,000台幣以下。

2.波蘭國鐵(PKP Intercity)

從華沙車站可搭乘波蘭國鐵直達克拉科夫車站,車程約3小時,票價為600~1,200台幣不等,可提前用官網查詢車次及訂票。

波蘭國鐵PKP官網

3.Flix Bus

如果你想省錢且又有大把時間,那可以選擇Flix Bus,從華沙西站上車後會直達克拉科夫中央車站,票價約9歐元,車程為4-5小時,

Flix Bus官網

克拉科夫機場交通

1.火車

從克拉科夫機場可搭乘直達列車前往克拉科夫車站,車程僅17分鐘,票價為14 PLN。

2.巴士

在機場可搭乘208、209、252、300號巴士前往克拉科夫車站,車程約50分鐘,票價6 PLN。

克拉科夫行程安排

克拉科夫由於景點眾多,如果有時間的話建議安排4天3夜才能把各大景點一網打盡,不然就要稍微依照個人興趣座些取捨。

Day1 建議在舊城區內,從甕門開始沿著克拉科夫的皇家之路,一路逛到瓦維爾城堡。

Day2 可前往瓦維爾城堡加上城外猶太區的景點

Day3 維奇利卡鹽礦,早上走遊客路線,下午走礦工路線。

Day4 奧斯威辛集中營博物館

克拉科夫景點老城區

克拉科夫景點老城區
克拉科夫景點老城區
克拉科夫景點老城區
克拉科夫景點老城區

1.克拉科夫甕城 (Kraków Barbican)

克拉科夫甕城
克拉科夫甕城

在進入老城區前,你一定不會錯過這棟巨大的防禦工事-克拉科夫甕城,它是如今歐洲仍僅存的3座中世紀哥德式磚造堡壘。

19世紀的克拉科夫甕城
19世紀的克拉科夫甕城

這座甕城建城於1499年,主要是設計來對抗鄂圖曼土耳其的攻擊,而當時的甕城作為城門的前哨塔,與後方的聖福里安門(St Florian’s Gate)建有廊道作為連接,內部結構相當的寬大空曠,因此能聚集躲藏大量的軍隊於其中。

甕城後方
甕城後方

這作甕城半徑約25公尺,牆厚達3公尺,設有7座角樓與120個射擊孔,強大的防禦功能讓它撐過了幾次奧地利、瑞典及俄羅斯的進攻。

隨著攻城技術的發展演變,甕城也失去了其重要性,在19世紀時還曾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好在最後仍有保存下來。

如今甕城作為克拉科夫歷史博物館的一個分館使用,內部展出關於克拉科夫的城牆與防禦工事歷史,以及歷史上在克拉科夫曾發生過的大小戰事。

Information

克拉科夫甕城官網

營業時間: 星期三~日 10:00-17:00

票價: 14 PLN (票價包括City Defence Walls博物館)

2.聖福里安門(St Florian’s Gate)

聖福里安門
聖福里安門

聖福里安門是每位旅客進入老城區的必經之道,而這裡也是古時國王返回城堡、外交官及重要人士造訪克拉科夫的重要城門。

在1241年蒙古人第入侵歐洲時,毀掉了大半的克拉科夫城市,也讓克拉科夫在1285提議興建新的城牆系統,而聖福里安門則作為城牆的一環建於1307年,是當時進入城市的七座城門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座。

城門上聖福里安像
城門上聖福里安像

城門的名字來自於城門外的聖福里安教堂(St Florian’s Church),也同時是拉丁文的Porta Gloriae,也就是榮耀之門(Gate of Glory)的意思,讓此處成為皇家之路的起點,一路通往瓦維爾城堡。

1857年的聖福里安門與甕城
1857年的聖福里安門與甕城

聖福里安門塔高33.5公尺,在15世紀時有廊道連接到前方的甕城。17世紀時在瑞典軍隊的猛攻之下塔樓受到毀損,在之後的重建工程中加上了巴洛克風格的圓頂,也成為如今的模樣。

僅存的克拉科夫城牆與城門
僅存的克拉科夫城牆與城門

在19世紀中期,克拉科夫的老城牆已無用武之處,因此做了拆除改建為環繞城市的普蘭提公園(Planty Park),僅留下約200公尺的城牆、聖福里安門,以及一旁的Carpenter’s Tower。

如今城門做為克拉科夫歷史博物館的分館,旅客可以爬上當時的防禦城牆,藉由展覽於其中的照片及文字,了解在此曾發生過的歷史事件。

Information

City Defence Walls博物館

營業時間: 星期三~日 10:00-17:00

票價: 14 PLN (票價包括克拉科夫甕城)

3.聖福里安街(Floriańska Street)

聖福里安街
聖福里安街

走過聖福里安門進入聖福里安街,這裡是克拉科夫最知名也最經典的街道,長335公尺,作為皇家之路的一部分,一路連接至城市的中心-中央市集廣場。

這條街道是克拉科夫的第一條鵝卵石道路,在15世紀末時已有許多磚造房屋建於此地,大多屬於貴族及富有的中產階級所有。

從城門看聖福里安街
從城門看聖福里安街

兩側的建築在19-20世紀時經過了大規模的改建,但其中仍留下了許多中古世紀的痕跡,包括哥德式或是文藝復興式的立面,它可能是一家商店、餐廳、咖啡館或是夜店,每位旅客總能在此找到感興趣的新鮮事物。

在2007年,波蘭雜誌「Wprost」更將聖福里安街列為波蘭第三著名的街道,僅次於華沙的新世界街(Nowy Świat Street)和克拉科夫郊區街(Krakowskie Przedmieście)。

4.克拉科夫聖母聖殿(St. Mary’s Basilica, Kraków)

克拉科夫聖母聖殿
克拉科夫聖母聖殿

聖母聖殿可以說是克拉科夫最著名的一座教堂,也是城市的代表景色之一。

最早的聖母聖殿建於13世紀,但在蒙古人入侵時遭到全面損毀,於14世紀時才以磚造哥德式風格重建,在歷年來不斷擴建整修,才成為如今的模樣。

聖母聖殿正面
聖母聖殿正面

教堂有兩座不對稱的高塔,但如今已不知為何當時的設計師要如此設計,僅留下人們口耳相傳的故事傳說。

較低的塔作為鐘塔,高69公尺,設有由5座鐘所組成的一套編鐘。較高的一座則稱為Hejnalica,高82公尺,並有相當顯眼的哥德式尖塔外觀。

高塔在中世紀時也作為瞭望塔及軍號塔,會有守衛觀察城市四周,確認是否有火災、敵軍接近或是其他潛在的危險。另外,這裡的守衛也會以喇叭吹響軍號,在黎明、黃昏時指揮城市大門的開關,到了16世紀時,更在每一小時吹響作為報時之用。

高塔上的吹奏者
高塔上的吹奏者

在如今365天的每個小時,這座鐘塔都會演奏一段號角樂,但樂曲會在途中以相當短促的方式嘎然停止,原來在13世紀時,當時的號手在蒙古人來犯前吹響了號角警告城市,但在樂曲途中他的喉嚨被蒙古人的箭射穿死去,為了紀念這位英雄,因此做了這樣的播送。

在4月到11月底,旅客可以攀爬Hejnalica高塔到觀景台上,欣賞克拉科夫的城市天際線。

教堂內部
教堂內部 Photo by Zygmunt Put

聖母聖殿內部以藍色及金色的色調組成,屋頂採星形拱頂,裝飾出高雅的哥德式風格。

木造單幅祭壇畫
木造單幅祭壇畫 Zygmunt Put

教堂內的最大看點,在於由德國雕塑家Veit Stoss,於1477~1489年所製作的木造單幅祭壇畫(Altarpiece),其材料為橡木及椴木,上方共雕有15個人物,全長11公尺,高13公尺,是歐洲最大的祭壇畫。

Information

克拉科夫聖母聖殿官網

開放時間:

星期一~六 11:30-18:00 (祭壇畫11:50開放參觀)

星期日及國定假日14:00-18:00 (祭壇畫14:10開放參觀)

票價:大人15 PLN,8-18歲及18-26歲學生8 PLN,8歲以下免費

高塔

開放時間:

星期二~六 10:00-17:30

星期日及國定假日13:00-17:30

票價:大人 20 PLN,8-18歲及18-26歲學生12 PLN,8歲以下因安全考量禁止進入

5.克拉科夫市集廣場(Kraków Main Market Square )

克拉科夫市集廣場
克拉科夫市集廣場 Photo by Jorge Lascar

在1241年的蒙古人入侵後,作為城市的復興計畫的一部分,克拉科夫市集廣場於1257年建立,格狀的城市街道是當時計畫地一大特色,而市集廣場則被規劃為城鎮中心,用以作為商業買賣之地。

市集廣場占地共40,000平方公尺,為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廣場之一,四周被許多著名的建物包圍,也見證了許多歷史上的事件。

紡織會館
紡織會館

市場中央為紡織會館(Cloth Hall),於1555年改建為文藝復興風格,一旁有市政廳鐘樓,東南角則為11世紀所建的聖亞德伯堂(Church of St. Adalbert),配上剛剛介紹的聖母聖殿,構成了經典的克拉科夫美景。

亞當·米基維茲紀念碑
亞當·米基維茲紀念碑

廣場上的雕像為亞當·米基維茲(Adam Mickiewicz)紀念碑,他是19世紀最重的波蘭浪漫主義詩人。

Eros Bendato雕像
Eros Bendato雕像

在市政廳鐘樓旁則有一個相當顯眼的雕像,名稱為Eros Bendato,這是波蘭知名藝術家Igor Mitoraj的作品,他擅長利用人體部位做為創作,其中更有許多作品展示於世界各主要大城市之中。

厄洛斯(Eros)為希臘神話中愛與慾望之神,也是後來羅馬神話中邱比特的原型,此件作品以他的頭橫躺於地面,上方以繃帶覆蓋,代表神祇的慾望受到了約束。

克拉科夫市集廣場
克拉科夫市集廣場

廣場在德國納粹佔領時期,曾被短暫的改名為希特勒廣場(Adolf Hitler-Platz),在1978年,克拉科夫老城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中,而市集廣場也是其一部分。

如今市集廣場四周開設了許多餐廳、咖啡店及商店,也成為許多在地人與旅客們的集合地點。

6.紡織會館(Cloth Hall)

紡織會館
紡織會館

位於市集廣場中心的紡織會館,可說是克拉科夫最重的建築之一。最早的紡織會館成形於13世紀,但當時僅是在市集廣場中心並列的兩排石造攤販,直到14世紀時才加上了磚造屋頂。

隨著城市發展,克拉科夫逐漸成為連接東西方的重要貿易站,雖然它的名稱”Sukiennice”揭示了有許多紡織品與布料交易在此發生,但其實市場中還交易著許多大宗貨品,包括香料、蠟、皮革、絲綢,以及來自於近郊維利奇卡鹽礦 (Wieliczka Salt Mine)的鹽。當時在紡織會館的貿易,也大大增加了城市的收入。

紡織會館
紡織會館

1555年的一場大火焚毀了原本的市集,但市場快速的在1559年改建完成,呈現出文藝復興風格,其主要原因在於波蘭王后博娜·斯福爾扎(Bona Sforza)是義大利人,當時有許多建築師、藝術家、工匠與她一同前來波蘭定居。

紡織會館屋頂上雕像裝飾
紡織會館屋頂上雕像裝飾 Photo by Zygmunt Put

紡織會館屋頂上的雨漏,則以多樣的西洋穴怪頭像來作裝飾,成為會館建築上的一大看點。

紡織會館一樓攤販
紡織會館一樓攤販 Photo by Tonący rekin

隨著波蘭將首都遷到華沙以及戰爭的影響,紡織會館也漸漸的失去其貿易的重要性,建築也變得髒亂不堪使用,直到19世紀末會館才作了重新整修。

會館二樓19世紀波蘭藝術畫廊
會館二樓19世紀波蘭藝術畫廊 Photo by Pudelek

如今會館的一樓作為商場,販賣著珠寶、紀念品及工藝品,而二樓則改建為19世紀波蘭藝術畫廊,作為克拉科夫國家博物館的分館來管理。

Information

紡織會館

營業時間:

星期二、五、六 10:00-19:00

星期三、四、日 10:00-18:00

19世紀波蘭藝術畫廊

營業時間: 同紡織會館

票價: 大人 28 PLN

7.市政廳鐘樓(Town Hall Tower)

市政廳鐘樓
市政廳鐘樓

市政廳鐘樓為舊市政廳建築的一部分,建於14世紀,但舊市鎮廳在1820年的城市計畫中,為了開闢寬廣的市集廣場而被移除,只留下如今看到的市政廳鐘樓。

鐘樓高70公尺,細看的話會發現它稍微有些傾斜,大約55公分,據說這是1703年的強風所造成的歪斜。

市政廳鐘樓內部
市政廳鐘樓內部 Photo by Mach240390

如今的鐘樓作為國家博物館的一部分對外開放,其中展出一些中古世紀的服飾、黑白照片以及關於鐘樓的資訊,而在第二層則可以看到時鐘的內部運作結構。

市政廳鐘樓空景
市政廳鐘樓空景 Photo by Mach240390

在最頂層雖然能欣賞城市風景,但由於所開窗戶的視野限制,僅能拍到一些還可以的克拉科夫空景,是否要付費登塔就見仁見智囉。

Information

市政廳鐘樓

開放時間:

星期一 11:00-15:00

星期二~日 11:00-18:00

票價: 18 PLN,星期一免費

8.聖亞德伯堂(Church of St. Adalbert, Kraków)

聖亞德伯堂
聖亞德伯堂 Photo by Zygmunt Put

聖亞德柏堂可以說是市集廣場上最古老的建築,此處正是當時聖亞德伯受到波蘭國王波列斯瓦夫一世邀請,前來波蘭講道的地點。最早的建築在10世紀時僅是木造教堂,11~12世紀期間改為石造羅馬風格,並在17世紀整修為巴洛克式風格,頂端加上了圓頂結構。

聖亞德伯堂內部
聖亞德伯堂內部 Photo by Zygmunt Put

目前聖亞德伯堂由考古博物館管理,其中展示著教堂以及市集廣場的歷史。有趣的是從入口走入教堂時,必須沿著台階往下走約兩公尺,而這裡才是古老市集廣場的真正位置。

教堂圓頂及管風琴
教堂圓頂及管風琴 Photo by Hans-Jörg Gemeinholzer

教堂的圓頂及管風琴也相當值得一看。

Information

聖亞德伯堂

開放時間: 6/1~ 9/30 星期一~六 10:00-16:00

票價: 5PLN

9.市場地下博物館(Rynek Underground)

市場地下博物館
市場地下博物館 Photo by Adrian Grycuk

如果你想深度了解克拉科夫的發展歷史,那走一趟市場地下博物館會是不錯的選擇,它的入口就位於面對紡織會館右側的遊客中心旁。

市場地下博物館空間,位於如今市集廣場的地下4公尺處,而這裡正是700年前市集廣場的真正位置,隨著幾世紀的沙塵掩埋堆積,才讓市街被墊高至如今的位置。

市場地下博物館
市場地下博物館 Photo by Steven Lek

隨著考古工作的開發,此地下空間也被規劃為博物館使用,於2010年開幕,佔地6,000平方公尺,常設展主題為“Following the Traces of European Identity of Kraków”,利用許多高科技多媒體設施以及考古遺跡,帶領每位旅客了解中古世紀繁榮的商城克拉科夫。

在這裡旅客可以看到考古挖到的最初市場攤販台、古老的磚牆地基結構、修復的器物,另外還可以看到1,000多年前,在波蘭防止人們可能在死後變成吸血鬼的埋葬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博物館一次僅限300人可入館參觀,所以最好在網路上先購票且預約時間,才能免去排隊的麻煩。

Information

市場地下博物館

營業時間:每日略有不同,請參考官網資訊

票價: 28PLN

星期二免費但有限額,可先上網預約。

10.雅捷隆大學博物館(Jagiellonian University Museum)

雅捷隆大學博物館
雅捷隆大學博物館

雅捷隆大學前身為克拉科夫學院(Krakow Academy),於1364年由波蘭國王卡齊米日三世(Casimir III the Great)資助建立,為波蘭最古老的一所大學,更是在中歐僅次於布拉格大學之後的第二古老大學。

雅捷隆大學博物館
雅捷隆大學博物館

學院最早的位置,其實是設於今日的卡齊米日區,但當時學院因為與布拉格大學的問題,被禁止設立神學院,而在卡齊米日三世去世後,學院的經營也跟著衰退。

幸好在女王雅德維加(Jadwiga of Poland)的支持與在歐洲的影響力之下,獲得教宗准許讓克拉科夫學院得以設立神學院,女王更與它的丈夫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共同出資,將大學轉移至如今的所在地。當時學院是以天文學院、法學院、數學以及神學院聞名歐洲。

哥白尼像
哥白尼像  Photo by Lestat

克拉科夫學院有許多出名的畢業生,其中最著名莫過於後來提出「天體運行論」的哥白尼(1491-1495在學),近代則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維斯拉瓦·辛波絲卡、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人所熟知。

大學院(Collegium Maius)
大學院(Collegium Maius)

15世紀時學院開始擴張,改建成如今的大學院(Collegium Maius),後哥德式的建築風格、四邊形拱廊建築群,圍繞出了中央庭院,上層為教授們生活與工作的場所,一樓則為大學講課之處。

學院的Assembly Hall
學院的Assembly Hall Photo by Noaśka

如今大學院已被作為雅捷隆大學博物館對外開放,旅客可以進入當時的圖書館、教授們的共同空間Stuba Communis、用餐大廳、寶物室,以及收藏了15世紀天文學書籍、器具的哥白尼室。

Information

雅捷隆大學博物館

營業時間:

星期一~五 10:00-16:30 (最晚17:00離場)

星期六 10:00-14:30 (最晚15:00離場)

票價:15 PLN,星期三13:00-16:00免費入場

11.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堂(Saints Peter and Paul Church, Kraków)

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堂
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堂 Photo by Marcin Konsek

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堂建於16世紀,在特利騰大公會議之後,耶穌會來到了克拉科夫,並帶著反宗教改革的理念,興建了這座教堂,而此教堂也成為克拉科夫第一座的全巴洛克式風格建築,也可能是全波蘭的第一座。

教堂立面
教堂立面

教堂的立面相當華麗氣派,外面站立的12使徒雕像成為了最顯眼的標誌,是在1722年才被安置上去,但由於歷年來的酸雨造成雕像損壞,如今已被換成現代材料所製作的複製品。

教堂內部
教堂內部 Photo by Ludwig Schneider

相較於華麗的立面,教堂內部裝飾較為保守且嚴肅,中央的祭壇及圓頂是其中的一大看點。

教堂收藏的傅科擺
教堂收藏的傅科擺 Photo by Zorro2212

有趣的是教堂中收藏著一個46.5公尺的傅科擺(Foucault Pendulum),是1851年由法國物理學家里昂·傅科(Leon Foucault)發明,用來證明地球自轉的簡單設備,在星期四的10:00、11:00、12:00會做展示活動。

Information

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堂

開放時間:

星期二~六 9:00-17:00

星期日13:00-17:00

星期一公休

票價:免費

12.聖安德肋教堂(St Andrew’s Church)

聖安德肋教堂
聖安德肋教堂

聖安德肋教堂建於1079-1098年,是克拉科夫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外觀為羅馬式風格,而上方的巴洛克式尖塔則是在17世紀所加裝。

聖安德肋教堂除了作為教堂功用之外,還被作為防禦堡壘使用,有些人會稱呼它為低堡(Lower Castle),與位在山頂的瓦維爾城堡做為區別。

聖安德肋教堂
聖安德肋教堂 Photo by Zygmunt Put

教堂除了擁有筆直且厚重的外牆,讓敵人難以攻破攀爬,窗戶也相當狹窄且位於高處不易入侵,在1241年蒙古人入侵時,這裡就保護了大量的難民免於受到災害,即使四周的城市已成為一片廢墟。

教堂內部
教堂內部 Photo by Zygmunt Put

教堂內部同樣在18世紀時被改建為巴洛克風格,船型的講壇以及華麗的畫作、雕像是一大看點。

Information

聖安德肋教堂

開放時間: 09:30-11:30, 13:00-14:30, 15:15-16:30.

票價:免費

瓦維爾城堡區

13.瓦維爾城堡(Wawel Royal Castle)

瓦維爾城堡
瓦維爾城堡

皇家之路的終點瓦維爾皇宮,它除了是世界聞名的波蘭代表建築物之一,更與老城區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中。

瓦維爾山丘在10世紀時,由波蘭第一位統治者梅什科一世(Mieszko I)在此建造了一座堡壘城堡,作為他的居所之一,並在西元1000年時,由克拉科夫主教在此建立了第一座教堂,也開啟了瓦維爾成為波蘭政治權力中心的歷史。

城堡內庭院區
城堡內庭院區

城堡在14世紀開始做了較大規模的擴建,當時主要以哥德式風格為主,但在1499年的一場大火毀損之後,城堡則以文藝復興風格來做修復重建,也成為如今瓦維爾城堡的樣貌。在1596年波蘭首都遷至華沙後,城堡的重要性與地位也跟著消失。

在奧地利統治時期,城堡被改建為軍醫院,並有許多建築與教堂遭受到破壞。在二戰被德國納粹佔領的時期,此處更被納粹將領漢斯·法郎克 (Hans Frank)用來作為總部使用。

如今的維瓦爾城堡群融合了中世紀、羅馬式、文藝復興式、哥德式及巴洛克各時期的風格,其中更有許多廳室值得一一探訪。

城堡Bird Room
城堡Bird Room

皇家宮殿(Royal Palace)區目前規劃了多個廳室,帶領旅客了解千年來的城堡歷史。

Lost Wawel是位於城堡地下室的展覽,以各項出土的文物、模型以及多媒體設備,展示了過去一千年以來,在瓦維爾山丘上的發展以及建築興建過程。

State Room
State Room, Photo by Barbara Maliszewska 

State Room為城堡的主要展覽,展出了許多重要的畫作、16世紀的義大利家具,美麗的掛毯、灰泥天花板以及許多重要的物件。

Royal Private Apartment則為皇室成員的私人住所以及會客空間,精美的文藝復興式天花板、家具,以及精美掛毯都相當值得一看。

波蘭王冠
波蘭王冠 Photo by Gryffindor

Crown Treasury and Armory,展出珍貴的王室珠寶,包括了波蘭王冠,以及從1320年到1760年,國王加冕時使用的配劍Szczerbiec。Armory則展出波蘭歷史上的士兵盔甲及武器等。

Oriental Art展示了經由軍事及貿易所得來的遠東收集品,包括來自土耳其的地毯、掛毯,以及來自克里米亞、高加索及伊朗的各式手工藝品。

Information

瓦維爾城堡

開放時間:各廳室略有不同,請參考官網資訊

票價:各廳室略有不同,請參考官網資訊

14.瓦維爾主教座堂(Wawel Cathedral)

瓦維爾主教座堂
瓦維爾主教座堂

瓦維爾主教座堂屬於羅馬天主教會,最早的教堂建於11世紀,而如今所見的教堂則是在14世紀時所打造。由於教堂歷經了幾百年歷史,在建築的立面或是內部,都可以找到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新古典及哥德復興式的各項元素。

瓦維爾主教座堂正面
瓦維爾主教座堂正面

瓦維爾主教座堂同時也是波蘭皇帝舉行加冕儀式的場所,從第一位瓦迪斯瓦夫一世(Władysław I Łokietek)於1319年在此加冕後,之後的35任國王都在此接受加冕儀式。

教堂內部有許多可看之處,來到這裡不妨拿著教堂的地圖,跟著上面的路線慢慢欣賞觀看。

西吉斯蒙德教堂內安娜·雅蓋隆卡棺木
西吉斯蒙德教堂內安娜·雅蓋隆卡棺木 Photo by Dennis Jarvis

主教座堂的側翼設有許多的小教堂,而其中的西吉斯蒙德教堂(Sigismund Chapel)可說是最重要的一處。文藝復興式風格以及美麗的灰泥裝飾、掛畫,上方還裝有金色的圓頂,讓這座小教堂被譽為”在義大利之外最純粹的文藝復興式建築典範”。

西吉斯蒙德一世與西吉斯蒙德二世棺木
西吉斯蒙德一世與西吉斯蒙德二世棺木 Photo by Poznaniak

教堂內安葬著國王西吉斯蒙德一世與西吉斯蒙德二世。

聖斯坦尼斯勞斯的銀製石棺
聖斯坦尼斯勞斯的銀製石棺 Photo by Cezary p

在中殿的中段會看到這個聖斯坦尼斯勞斯(St. Stanislaus)的銀製石棺,而他正是波蘭的五位守護神之一。

地下墓穴
地下墓穴 Photo by Tsadee

在主教座堂的地下墓穴,從14世紀以來就成為許多波蘭君主以及國家英雄的安眠之處,包括在本文中常出現的卡齊米日三世、雅德維加、雅蓋沃、揚三世·索別斯基等人。

Information

瓦維爾主教座堂

開放時間:

4月~10月

星期一~六 9:00-17:00

星期日12:30-17:00

11月~3月

星期一~六 9:00-16:00

星期日12:30-16:00

票價:大人22 PLN,小孩及26歲以下學生15 PLN

15.龍洞(Dragon’s Den)

克拉科夫龍洞
克拉科夫龍洞 Photo by ctj71081

克拉科夫最著名的傳說之一,莫過於棲息於瓦維爾山腳下洞窟中的火龍傳說。

傳說有多種版本,但大致上就是這條惡龍每週會要求村民提供足量的牛隻羊群,如果無法做到就會殺掉同等量的村民。

龍洞
龍洞 Photo by ctj71081

由於村民們不堪其擾,一位聰明的年輕鞋匠利用了惡龍喜歡暴食的弱點,將硫磺裝滿在動物體內放於洞口引誘惡龍,惡龍也不疑有他的將所有食物全部吞下。

由於硫磺在他體內燃燒,惡龍馬上感到無比的口渴,它便衝到河邊喝水,但不論喝了多少都無法解渴,最後忘我地喝到自己被撐破爆炸而死。

瓦維爾龍雕像
瓦維爾龍雕像

如今在洞口有立了一座瓦維爾龍雕像,有趣的是它每隔5分鐘都會噴火一次。

如今龍洞的入口位於Thieves’ Tower的後面,而藉由龍洞的階梯道路,旅客會一路通往維斯瓦河旁,也就是噴火龍雕像的位置,所以建議可以將這個行程擺在最後,逛完城堡後再一路往下到河邊散步。

Information

龍洞

開放時間:

7月~8月 10:30-19:00 (18:40最後入場)

9月~10月 10:30-18:00 (17:40最後入場)

票價: 9 PLN

16.普蘭蒂公園( Planty Park)

普蘭蒂公園
普蘭蒂公園

普蘭蒂公園是圍繞著老城區的綠地公園,而它的所在位置正是中古世紀的克拉科夫城牆。

由於快速的城市發展、戰爭方式的改變以及城牆的破損,在19世紀的奧地利佔領時期,所有的城牆被拆除,僅剩上面曾介紹過的聖福里安門及甕城,其餘全部經過綠化成為如今的普蘭蒂公園。

普蘭蒂公園
普蘭蒂公園

普蘭蒂公園占地21,000平方公尺,總長8公里,園區中還有許多小型花園、噴水池、池塘以及歷史紀念碑,寧靜且優美的景色,不論是在地人或是遊客都相當喜歡造訪,特別是在炎熱的夏日,在樹葉茂密繁盛的公園中乘涼,可說是最舒服的時刻。

城外景點

17.卡齊米日猶太區(Kazimierz )

卡齊米日猶太區
卡齊米日猶太區

位於瓦維爾山丘南邊的卡齊米日區,最早是在14世紀時,由國王卡齊米日三世(Casimir III the Great)所建立的城市,用以保護王城的南面,而其主要道路ulica Krakowska,也成為連接克拉科夫與匈牙利的重要商道。

1493年的卡齊米日(左)及克拉科夫(右)
1493年的卡齊米日(左)及克拉科夫(右)

卡齊米日在14世紀到19世紀都是以獨立城市的身分存在,在城市建立之初便設有猶太社區,自由的風氣吸引了許多波西米亞的猶太人來此居住。

卡齊米日區商店
卡齊米日區商店

在二戰期間,生活在卡齊米日區的猶太人,被迫使移動到更南邊的Podgórze所設立的猶太人隔離區,而大多數的猶太人,都在戰時被送往集中營或是死於隔離區中。

二戰之後卡齊米日區成為了一處荒廢地區,直到著名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來此取景並獲得廣大迴響,才讓街區再度受到重視重建,如今已是克拉科夫市民們喜歡前往休閒放鬆的地點。

卡齊米日區猶太餐廳
卡齊米日區猶太餐廳 Photo by Jongleur100

較少的遊客、林立的餐廳、酒吧及具有特色的商店,讓卡齊米日趨在年輕世代間相當具有人氣,其中在plac Nowy更常會擺設有跳蚤市場。

Old Synagogue
Old Synagogue, Photo by Ludvig14

在這個老猶太社區裡也有許多歷史建築值得探訪,例如共有7棟猶太教堂,其中的Old Synagogue與Tempel Synagogue最為知名。

18.辛德勒工廠(Schindler’s Factory)

辛德勒工廠
辛德勒工廠

由史蒂芬·史匹柏導演所拍攝的辛德勒的名單,讓位於克拉科夫的辛德勒工廠聲名大噪,也成為來克拉科夫旅遊的必去場所之一。

奧斯卡辛德勒照片(左)
奧斯卡辛德勒照片(左)

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是一位德國商人,同時也是一位間諜,在1936年加入納粹德國的軍事情報局阿勃維爾(Abwehr)。1939年在他成為納粹黨員後,也獲得了這座在克拉科夫的琺瑯瓷器皿工廠,用於生產廚具瓢盆。

奧斯卡辛德勒辦公桌
奧斯卡辛德勒辦公桌

由於德國人的工資過高,讓他決定雇用猶太人來工作,在全盛時時期共雇用了1,000多名的猶太人員工。

起初辛德勒只是個想要賺錢的商人,但隨著他了解到納粹對猶太人所做的屠殺事實,他開始運用自己在阿勃維爾的人脈及情報,並賄賂納粹軍官,保護了共約1,200名的猶太人免於被送入集中營。

以色列政府在1963年授予辛德勒國際義人的稱號,而他在1974年逝世後,葬於耶路撒冷錫安山天主教公墓。

工廠內展覽
工廠內展覽

如今的辛德勒工廠內展出常設展”1939-1945於納粹佔領下的克拉科夫”( Krakow under Nazi Occupation 1939-1945),從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的歷史講起,一直到蘇聯進入解放波蘭。

工廠內展覽
工廠內展覽
辦公室內打字機
辦公室內打字機

館中展示了大量的文件資料、照片、電影及音聲檔案及多媒體設施,帶領旅客了解曾在此處發生的歷史,也是對於猶太人最為苦痛的時期。

Information

辛德勒工廠

開放時間:

星期一 10:00-14:00

星期二~日 10:00-19:00

每月第一個星期二休館

票價: 28 PLN,星期一免費入館

19.老鷹下藥局(Apteka pot Orlem)

老鷹下藥局
老鷹下藥局

辛德勒工廠在電影的推波助瀾下,自然成為大眾所熟知在二戰期間營救猶太人的故事,但事實上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營救故事發生,而這間位於克拉科夫猶太隔離區內的老鷹下藥局,也同樣扮演了營救猶太人的重要腳色。

Tadeusz Pankiewicz
Tadeusz Pankiewicz被授予國際義人簡介 Photo by Zygmunt Put

在德國納粹於Podgórze設立猶太隔離區後,他們建議所有的波蘭人離開此街區,但藥局的擁有者Tadeusz Pankiewicz,拒絕將藥局開往非猶太區的新位置,成為在猶太隔離區中唯一一間營業的藥局。

藥局內展覽
藥局內展覽
藥局內陳設
藥局內陳設

Pankiewicz時常給予猶太人們免費的藥物,並讓藥局成為猶太人領袖的秘密會面點。另外,藥師也會偷偷給予老人染髮劑,讓他們得以偽裝隱瞞身分,或是給予孩童鎮靜劑,以幫助他們能安靜躲藏。

以色列政府在1983年授予Pankiewicz國際義人的稱號,感謝他在戰時幫助了許多猶太人。

藥局內陳設
藥局內陳設
藥局內展覽
藥局內展覽

老鷹下藥局在1967年結束營業,之後被改建成為酒吧。

1981年酒吧被要求關閉後,藉由許多歷史資料及人們的記憶,將館內回復成著戰時營業的模樣,並在1983年以博物館的面貌開幕,用以紀念Pankiewicz曾拯救了數千人們的這段歷史。

Information

老鷹下藥局

開放時間:星期三~星期日 10:00-17:00

票價:18 PLN,星期三免費入場

20.猶太英雄廣場(Plac Bohaterów Getta)

猶太英雄廣場
猶太英雄廣場

位於老鷹下藥局旁,你很自然地會看到這處猶太英雄廣場,這裡在19世紀初還曾是個熱鬧的市集廣場,但在德國納粹將此區改為猶太隔離區後,這裡成了許多猶太人的最後一站。

許多猶太人被送往集中營前,都會被集合在此廣場等待,甚至有不少受害者會在此被槍殺處決。而位在廣場旁的老鷹下藥局,自然很清楚發生的一切事實,讓藥師Pankiewicz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悲慘的歷史經過。

猶太英雄廣場
猶太英雄廣場

在2005年時,廣場上豎立了70張金屬椅子,每一張代表著1,000名的犧牲者,用以紀念這段殘酷的歷史。

克拉科夫景點郊區

21.維利奇卡鹽礦(Wieliczka Salt Mine)

維利奇卡鹽礦
維利奇卡鹽礦

維利奇卡鹽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鹽礦之一,最早在13世紀時已開始生產,一直到2007年為止。在1978年時,維利奇卡鹽礦被登錄於世界文化遺產之中,一年吸引了上百萬名遊客前往參觀。

鹽礦雕刻的世界遺產標誌
鹽礦雕刻的世界遺產標誌
鹽礦通道
鹽礦通道

維利奇卡鹽礦位於地底327公尺深,共有約300公里的坑道。在這些有如迷宮般的通道中,更有許多小空間及教堂,並以精美的鹽雕像做為裝飾,充分的展現當時坑道內的歷史與生活。

鹽礦內通道
鹽礦內通道

鹽礦主要有2條路線,最基本的遊客路線(Tourist Route)以及進階的礦工路線(Miners Route)。

遊客路線展示的古老製鹽法
遊客路線展示的古老製鹽法

在遊客路線中,你可以走入狹小的坑道,感受當時礦工的生活空間,路線更會經過許多當時的小房間,並展示了古老的生產器具,其中還有地底鹽湖。

國王鹽雕
國王鹽雕
St. Kinga’s Chapel
St. Kinga’s Chapel

鹽礦中最令人驚豔的空間,莫過於St. Kinga’s Chapel。這座地底教堂長約54公尺、寬18公尺、挑高12公尺,在教堂中的多數物品都是以鹽雕刻而成,包括地板、牆面、天花板、雕像,上方巨大的華麗吊燈。

St. Kinga’s Chapel
St. Kinga’s Chapel
教堂主祭壇
教堂主祭壇

這座教堂主要是敬獻給St. Kinga,一切出自於Kinga將鹽礦帶來波蘭的的神奇傳說。

Kinga是當時的匈牙利王國公主,經由政治聯姻嫁給了克拉科夫的博萊斯瓦夫五世(Bolesław V the Chaste),她向她的父親要求了一座鹽礦,希望能帶給她未來的人民,國王便將一處位於現今羅馬尼亞境內的鹽礦給予了她。

Kinga帶來鹽礦的故事鹽雕
Kinga帶來鹽礦的故事鹽雕

在出發前Kinga將她的結婚戒指丟入鹽礦中,作為她擁有鹽礦的信物,在到了克拉科夫之後,她便命人在維利奇卡的土地開挖,除了找到了鹽礦之外,更神奇地找到了她的結婚戒指。

Kinga之後也成為了鹽礦的主保聖人,而這座教堂建於1896-1964年,共花了近70年的時間。

最後的晚餐鹽雕
最後的晚餐鹽雕
礦工路線行程
礦工路線行程

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時間,建議可以在上午參觀完遊客路線後,下午繼續參加由專人帶領的礦工路線,可以穿上礦工衣及安全帽,僅使用頭燈及手提燈,前往漆黑的坑道內體驗真實的礦工工作。

礦工路線體驗
礦工路線體驗
礦工路線體驗
礦工路線體驗

其中更有許多任務,包括尋找鹽礦、測量空氣、尋找正確的路線…等,相當的有趣且能深刻的體驗礦工的工作內容。

Information

維利奇卡鹽礦官網

交通:

火車:從克拉克夫中央車站搭乘火車,可直達維利奇卡車站(Wieliczka Rynek Kopalnia)。

公車:從克拉科夫中央車站前的Dworzec Główny Zachód公車站搭乘304號公車,於Wieliczka Kopalnia Soli站下車。

開放時間:

4月~10月 7:30-19:30

11月~3月 8:00-17:00

票價: 119 PLN,其餘優惠票價請參考官網資訊

22.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博物館(Auschwitz-birkenau museum)

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博物館
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博物館

奧斯威辛距離克拉科夫約70公里,納粹政府在此建立了超過40個營地,共有超過100萬的猶太人以及少數民族在此慘遭殺害。

如今開設了兩處博物館,Auschwitz I以及Auschwitz II-Birkenau,讓後世能永遠記得這段慘痛的歷史。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奧斯威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中。

專業的館方導覽員
專業的館方導覽員

奧斯威辛博物館雖然可以在特定時間內自行參觀,但個人強烈建議參加館方的導覽團,藉由專業導覽員的解說,能更深入的了解這裡曾發生甚麼事。

奧斯威辛1號營地於1940年建立,當時是用來關押波蘭的戰爭囚犯、政治犯,但很快的也有許多反抗運動的人士、知識分子、吉普賽人以及猶太人被關押至此。

奧斯威辛1號營地
奧斯威辛1號營地

為了將波蘭的猶太人帶至奧斯威辛,納粹政府利用欺騙的手段,讓猶太人以為能在此獲得新的土地以及房子,並將生活品質提升,但經過了長途的旅程後,等待他們的只有這處滅絕營,如果被分類到不適合工作的群體就會被殺掉,而剩下的人則也必須勞動至死。

集中營入口標示
集中營入口標示

在進入集中營的入口處,上方標示著“Arbeit macht frei” (Work sets you free),曾讓許多人相信只要他們努力的工作,終有一天會被釋放。

奧斯威辛1號營地
奧斯威辛1號營地

集中營的生活相當嚴苛,他們必須睡在壅擠的磚造營房中。此外,在奧辛威斯1號營中,還有一處被稱為Block 11的可怕場所,被關押進此小房間的人,會在此站著挨餓至死。如今有許多的磚房被完整保留,永久展示這曾在奧斯威辛發生的暴行。

被搜括的鞋子
被搜括的鞋子

在其他展館中,展示了納粹所搜括的囚犯所有物,包括衣物、鞋子、皮箱、眼鏡、鍋具,甚至是頭髮。

被搜括的皮箱手提包
被搜括的皮箱手提包
奧斯威辛2號營地比克瑙
奧斯威辛2號營地比克瑙

距離1號營地的奧斯威辛2號營地比克瑙,是奧斯威辛最大的複合式營地,於1941年設立,此處被大多數人認定是真正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因為它正是為了納粹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計畫所設立。

奧斯威辛2號營地比克瑙
奧斯威辛2號營地比克瑙

這個營地占地約175公頃,利用有刺鐵絲網及電動門區分為好幾個區塊。奧斯威辛比克瑙並不像其它的集中營,因為它是被特別設計用來將所有送至此處的囚犯殺害,因此它設有5處毒氣室與火葬場。

將猶太人運送至此的貨物火車
將猶太人運送至此的貨物火車

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會經由貨物火車,經過幾天或是幾個禮拜的旅程來到此處,途中沒有任何的水與食物。當到達比克瑙後,囚犯不是被馬上送進毒氣室,就是被強迫勞動,還有一部分則會被送去做人體實驗。

奧斯威辛2號營地
奧斯威辛2號營地

當囚犯被勞動到虛弱得無法工作時,他們會被納粹騙去說可以淋浴洗個澡,並將他們的所有物都搜刮到儲物室,之後便在毒氣室中被齊克隆B(Zyklon B)殺害,之後再送至火葬場火化。

硬且冰冷、狹小的床板空間
硬且冰冷、狹小的床板空間

在最早的幾年,女人並不會被送至滅絕營,但自1942年起,也開始被從其他集中營轉送至奧斯威辛2號營地,來到此處後不是被殺害,就是成為人體實驗的受害者。

納粹撤離前所破壞的建物
納粹撤離前所破壞的建物

如今這些原始的建物仍然屹立於營區內,包括簡易的公共廁所、火葬場、毒氣室,而有許多建物則在納粹軍人逃跑前為了湮滅證據而被破壞。

奧斯威辛2號營地
奧斯威辛2號營地

在戰爭結束前,納粹德國撤離了奧斯威辛,蘇聯軍隊在1945年1月27號來到此處,釋放了剩下在滅絕營仍存活的囚犯,其中有許多人早已累得無法站立。

各國紀念與祈願的碑文
各國紀念與祈願的碑文

奧斯威辛可說是20世紀歐洲歷史最重要也最悲慘的篇章,來這裡跟隨著專業解說員,他們會如實且直言不諱地告訴你,在1939-1945年的六年間,這裡曾發生過甚麼事。

Information

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博物館官網

克拉科夫到奧斯威辛交通:

搭乘巴士是從克拉科夫市區前往奧斯威辛最方便的方式,從克拉科夫中央巴士站上車,下車處就是在奧斯威辛(Oświęcim )1號營區前,車程約1.5小時,單程票價18 PLN。

1號營地與2號營地間交通:

可搭乘博物館的交通車,不需付費,在4-10月每10分鐘一班車,11-3月每半小時一班車。

開放時間:每個月略有不同,請參考官網資訊

參觀方式:

基本上要進入奧斯威辛,在上午到午後的時間是以跟隨導覽團的方式參觀,在官網上可以看到每個時段導覽的語言以及剩餘名額,之後跟著步驟進行預約。

如果你不想參團行動且免費入場,那就必須預約下午閉園前約2個小時的時段。

每月導覽時間及可免費入場時間

線上預約網站

票價:85 PLN

克拉科夫自由行
克拉科夫自由行

克拉科夫深厚的歷史底蘊以及文化背景,可不是一兩天就能玩得玩、說得盡,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建議多排個幾天待在此處,才能細細感受每處景點想訴說的歷史故事,並享受舒適且慢步調的旅遊體驗。

更多歐洲旅遊文章

【波蘭首都】華沙(Warsaw)-超完整20個舊城區與周圍華沙景點、交通攻略

【波蘭景點】19個深度華沙自由行景點-猶太區、博物館與蕭邦故居

【波蘭】格但斯克(Gdańsk)-到波蘭海邊走走,格但三聯市一次玩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景點(上)-多瑙河上的珍珠-布達區與交通攻略

【匈牙利旅遊】布達佩斯自由行(下)-東歐巴黎最美景點-佩斯篇

【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18個必去景點與交通全攻略

【捷克首都】布拉格-19個必去浪漫布拉格景點-舊城、城堡與小城區

FB粉絲團: Joshua的世界旅行提案

IG:@joshuaworldtravel

Joshua Yang
法語鸚鵡螺發音、A1、A2等級課程使用折扣碼: JOSHUA 可享250元折扣(折扣碼僅適用A2A2課程相關合購)

2 評論

留下一個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