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山圓教寺】《末代武士》、《軍師官兵衛》取景的千年古寺!

書寫山圓教寺被稱為「西之比叡山」,是一處較少人知道的姬路景點,更是天台宗的三大道之一,擁有1000年以上的歷史,許多建築都被列入了日本重要文化財之中。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由於其保持了千年古寺的古樸氛圍,讓許多導演是一見傾心,紛紛來此拍攝取景。

最出名當然是由阿湯哥所主演的《末代武士》,侯孝賢導演拍攝的《刺客聶隱娘》,以及日本大河劇《軍師官兵衛》

另外,如果你是為戰國迷,那一定知道德川四天王的本多忠勝,他的墓所也位於寺中。

究竟書寫山圓教寺交通怎麼去?寺中風景又是如何?快跟著我們的文章看下去吧!

書寫山圓教寺位置

書寫山圓教寺位置
書寫山圓教寺位置

圓教寺位於姬路市區西北方的書寫山上,從姬路車站搭公車前往約需30分鐘。

書寫山圓教寺參觀資訊

開放時間:

配合登山纜車時間

上山纜車全年最早為8:30班次

下山纜車末班時間3/1~10/10 18:00,10/11~2月底 17:00

入山志納金: 大人500日幣,小學生300日幣,學齡前兒童免費

地址: 〒671-2201 兵庫県姫路市書写2968

書寫山圓教寺交通

神姬巴士8號時刻表
神姬巴士8號時刻表

於姬路車站前10號站牌,搭乘神姬巴士8號系統 「書寫山纜車方向(書写ロープウェイ行) 」,於終點站的「書寫站(書写駅)」下車,車程約30分鐘,單程票價280日幣。

姫路城大手門前[西方面]站牌位置
姫路城大手門前[西方面]站牌位置

*如果早上有安排姬路城的行程,那也可以在姬路城前方的”姫路城大手門前[西方面]”搭乘8號公車前往書寫山,一天就能走訪兩處姬路景點。

書寫山纜車

書寫山纜車
書寫山纜車

於書寫站巴士站下車後,需轉乘書寫山纜車上山,約4分鐘可抵達山頂,票價單程700日幣,往返1,200日幣。

書寫山纜車最早發車時間為8:30,每隔15分鐘發車一次,末班車時間依照季節有些差別,請參考下方官網連結。

書寫山纜車時間表

書寫山圓教寺纜車套票

書寫山纜車+往返巴士套票
書寫山纜車+往返巴士套票

要前往圓教寺,建議可以購買這張“書寫山纜車+往返巴士套票”

票價1,500日幣,內容包括往返書寫山的巴士票(原價560日幣),加上書寫山纜車上下山的往返票(原價1,200日幣)。

*雖然這張票看起來只省了260日幣,但可以省去每次要購買公車票、纜車票的麻煩。

販賣場所: 神姬巴士姬路站前案內所 (神姫バス 姫路駅前案内所)

書寫山圓教寺歷史與名稱

圓教寺摩尼殿
圓教寺摩尼殿

圓教寺於966年由性空上人開山立基,與比叡山、大山並列為天台宗的三大道場,為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第27號札所,也被稱為西之比叡山。

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皇族、貴族曾前來朝聖,也因為受到各方的重視與祈願建廟,不斷的擴建下成為如今的大寺院。

素戔嗚尊
素戔嗚尊

關於書寫山之名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源自於日本神話的素戔嗚尊(Susanoo)。

據傳他在前往出雲時,曾在此山上歇息了一晚,讓許多修行者及後人前來朝聖,並稱此山為「素戔(Susa)山」,之後發音才漸漸改為書寫(Shosha)山。

性空上人像
性空上人像

另一種說法則是,據傳在性空上人隨著祥雲引領前來書寫山時,於半山腰途中遇見幻化成人的菩薩,告訴他這座山名為「書寫」。

而寺號的「圓教」之名,則是在986年花山法皇來訪時所授予的名稱,具有“輪圓具足”之意。

意思是如同圓形的車輪一般沒有任何欠缺之處,一切功德圓滿的最好狀態,並期望此寺廟成為教導人們完成此道的場所。

書寫山圓教寺一日遊

從姬路城前往圓教寺

姬路城前"姫路城大手門前[西方面]”站牌
姬路城前”姫路城大手門前[西方面]”站牌

這天結束了早上參觀姬路城的行程後,在大手門前方的位置,可以找到”姫路城大手門前[西方面]”的站牌,輕鬆就能搭乘8號公車前往書寫山

書寫山纜車+往返巴士套票
書寫山纜車+往返巴士套票

車票使用的是一早在姬路觀光案內所買的書寫山纜車套票,司機會由最下方照順序撕下票券,使用起來是相當方便。

書寫站
書寫站

大約30分鐘的車程就會抵達書寫站,因為是最後一站而且大家的目標相同,基本上不會坐過頭,跟著遊客們一起下車就對了。

書寫山纜車

書寫山纜車
書寫山纜車

書寫山纜車全長約780公尺,爬升高度為210公尺,僅需約4分鐘的時間就能到達山頂。

雖然表定發車時間是每15分鐘一次,但如果當天人數眾多,營運方會改採用到站後即發車的連續形式來消化人數,所以大家看到長長的人龍也不用太擔心。

纜車景色
纜車景色

隨著纜車高度緩緩上升,遠方翠綠的山巒與城市美景漸漸清晰,如果在天氣好的時候,聽說還可以看到瀨戶內海、明石大橋、四國…等景色。

纜車景色
纜車景色
山頂展望台
山頂展望台

山頂車站旁在2022年全新設置了一處展望台,讓旅客能從高處一覽整個播磨平原的絕美景色,但因為左前方的山巒遮蔽,這裡是看不到姬路城的唷。

山頂展望台景色
山頂展望台景色

在出發前往圓教寺前,別忘了在山頂車站內上個廁所,會讓等等的散步行程更加悠閒舒適。

西國三十三所觀音巡禮參道

圓教寺地圖
圓教寺地圖

稍微研究一下圓教寺地圖

如果你跟我一樣想用徒步的方式遊覽寺區,路線會是沿著登山參道走約20~30分鐘抵達本堂摩尼殿,之後再步行5~10分鐘可抵達三堂。

如果要再前往奧之院的開山堂只需要再步行2~5分鐘。

因此整個參觀行程大約抓個1.5~2小時差不多,不過在各處參觀停留的時間會因人而異。

如果你不想走登山步道外加想節省一點時間,那可以搭乘巴士往返入山志納所及摩尼殿,對於有老人、小孩同行的旅客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往返巴士+入山志納金票價: 1,000日幣。

入山志納所
入山志納所

從山上站往前走約80公尺,就會看到寺廟的入山志納所,在這裡必須繳交500日幣的入山志納費。

另外,如果你想搭乘巴士前往摩尼堂,也是在此購票上車。

慈悲之鐘
慈悲之鐘

參道的起點有這麼一座慈悲之鐘,旅客可以自由敲響。

沉穩的鐘聲迴盪在山林間,更增添了古剎讓人心情平靜的安定感。

登山參道
登山參道

從此處前往仁王門的參道被稱為「西國巡禮之道」

在參道的左右,設置了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各札所供俸的佛像複製品,讓旅客能帶著虔誠的心走一趟登山道,如同完成一場小小的西國三十三所觀音巡禮。

精緻的觀音像
精緻的觀音像

每一座觀音像都相當的精緻,讓許多旅客忍不住停下腳步慢慢欣賞,如果每一尊都要細看的話可是要花不少時間呢。

登山參道
登山參道

早上還在人聲鼎沸的姬路城,相較之下位於山中的圓教寺顯得相當寧靜。

雖然是一路的上坡路線,但有許久沒有走在這樣被樹林包圍的山道中,反倒讓人能夠沉靜心靈,有時能夠放空,有時又能一邊思考一些事情。

登山參道
登山參道
仁王門
仁王門

大約10分鐘多的路程會來到這座仁王門,作為圓教寺的入口,象徵著寺院神聖領域與外界俗世間的分界線。

仁王門為三間一戸的八腳門,獨特的三棟造樣式,僅在奈良的東大寺、法隆寺…等日本最古老的寺院能看到同樣的設計。

門的兩側空間,站立著兩尊金剛力士像,右側為那羅延金剛像(ならえんこんごう)、左側密迹金剛像(みっしゃくこんごう),鮮明隆起的肌肉以及凶狠的表情,作為佛法的守護者立於山門前。

如今的仁王門為1617年再建而成,為兵庫縣指定有形文化財;金剛力士像則為室町時代所製,為姬路市指定文化財

仁王門內信徒奉納的大草鞋
仁王門內信徒奉納的大草鞋
登山參道
登山參道

穿過仁王門後繼續前行,道路兩側豎立著許多石柱,上方寫著捐獻金錢的信眾名字,整齊的一路沿著道路排列,看起來是相當壯觀。

寫著捐獻者姓名的石柱
寫著捐獻者姓名的石柱
登山參道
登山參道

原本一路的上坡路線,突然一個改變成為急下坡,走到這裡你就知道本堂摩尼殿已經快到囉。

摩尼殿

摩尼殿前
摩尼殿前

從下坡回到了平坦的道路,眼前的景色突然為之一亮,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許多的旅客也都聚集於此。

摩尼殿
摩尼殿

穿過茂密的樹林後方,一座古樸的寺廟就這樣闖進了眼前的視野,令不少旅客忍不住發出了「哇!」的讚嘆聲。

懸造建築
懸造建築

這座摩尼殿位於山壁的凸出位置,採用與京都清水寺相同的「懸造」技術,從下方看起來是相當的壯觀。

摩尼殿曾在15世紀及1921年的火災中二度焚毀,如今的建築是在1933年所重建完工。

由於採用了原來傳統樣式的木造結構,雖然重建至今僅約快100年的歷史,但仍能感受到如同千年古煞般的氛圍。

精湛的木工卡榫技術
精湛的木工卡榫技術

沿著階梯往上走,可以更近距離的欣賞這精湛的木工技術。

完全不使用一根釘子,僅以木材所製作的卡榫機關排列而成,不只富含了美感更兼具了堅固與耐用性。

前往摩尼殿入口
前往摩尼殿入口

順著階梯繼續往上就能來到本堂摩尼殿的入口。

摩尼殿入口
摩尼殿入口

摩尼為梵語的“如意”之意,最早的摩尼殿是在970年所創建,位於圓教寺的中心部位置。

據傳性空上人在此處唱誦偈語時,看見了天女在櫻花樹的周圍飛舞,口中講述著如意輪觀音於生長中的樹木中出現的情景。

性空上人也就以這顆仍在生長中的櫻花樹作為素材,雕刻出”六臂如意輪觀世音菩薩”,並建了一座簡單的小祠堂用以供奉保護。

之後在970年時才以小祠堂與如意觀音為中心,建造了如意輪堂。

摩尼殿內部
摩尼殿內部

1174年”後白河法皇”造訪圓教寺,並要求打開祠堂參拜從未公開過的佛像,在法皇參拜完後才將如意輪堂改名為摩尼殿。

由於15世紀時摩尼殿曾在大火中燒毀,原本的如意輪觀世音菩薩已經不存在,目前供俸的是在1933年由石本曉海所製作的木造如意輪觀音坐像。

摩尼殿內部
摩尼殿內部
奧秘傳・如意輪觀音坐像
奧秘傳・如意輪觀音坐像 圖片來源: 圓教寺官網

另外還有一尊”奧秘傳・如意輪觀音”坐像,在2006年被人在佛龕中發現。

從佛像底部的文字可知,是在1239年由當時的住持妙覺所供奉,據傳與性空上人使用的是相同一棵櫻花樹所製作。

殿外迴廊
殿外迴廊

旅客還可以走到外側的迴廊,由上而下欣賞一下四周被樹林環繞的自然美景。

迴廊上景色
迴廊上景色
電影《刺客聶隱娘》於摩尼殿拍攝場景
電影《刺客聶隱娘》於摩尼殿拍攝場景

另外,在坎城影展榮獲導演獎的《刺客聶隱娘》也曾經在摩尼殿取景,利用外側木廊的古樸氛圍,營造出武俠世界中的靜謐感。

迴廊景色
迴廊景色
精湛的木工技術
精湛的木工技術

大家也可以多欣賞一下木造建築的卡榫工法,古代建築大工的智慧真的是相當令人佩服。

精湛的木工技術
精湛的木工技術
通往三堂的道路
通往三堂的道路

參觀完了摩尼殿,可以從右後方的小路接續山林步道,繼續前往另一處的重要景點”三堂”。

三堂-大講堂、食堂、常行堂

前往三堂步道
前往三堂步道

離開了摩尼殿,再度走入了翠綠的林間步道,大約5~10分鐘的路程,就能輕鬆抵達三堂區域。

三堂
三堂

三堂是圓教寺豐富的歷史象徵之一。

由北側的大講堂、南側的常行堂、西側的食堂等三座建築組成,形成一個ㄇ字型,從千年以前,就作為僧侶們的修行場以及日常生活的所在。

如今三堂及其中所保存的佛像,皆已被列入國家重要文化財之中。

電影"末代武士"中的三堂
電影”末代武士”中的三堂

而這裡也是2003年電影「末代武士」,以及2014年大河劇「軍師官兵衛」的重要取景地。

大河劇「軍師官兵衛」取景地
大河劇「軍師官兵衛」取景地
大講堂
大講堂

大講堂如同其名,作為傳道講授佛法的場所。

最早的建築是在10世紀時,由花山法皇下令建成,如今的建物則可以追溯至15世紀。

建築設計採取了中國與日本的折衷樣式,也是天台宗的一大特徵。

大講堂內可取得御朱印
大講堂內可取得御朱印

堂中央供奉著本尊釋迦摩尼佛,右側為文殊菩薩,左側為普賢菩薩,三尊金光閃閃的佛像面對眺望著常行堂的舞台,在一年中會有多次在舞台上舉行奉納舞樂表演。

如果你有在收集御朱印那也可以在此取得

常行堂
常行堂

位於大講堂對面的常行堂,最大的特徵就在於前方有個舉行奉納舞樂的舞台,最早為14世紀的室町時代所建,曾於15世紀燒毀後重建。

常行堂的名稱由來,在於僧侶們會在堂內進行稱為 「常行三昧」 的冥想修行。

僧侶們會在堂中的阿彌陀佛像四周,一邊誦經一邊緩慢走動。

這樣的修行除了在吃東西,以及休息時刻的短暫停止外,據說可以一連達到90多天以上,如此的修行除了難度相當高之外,同樣還伴隨著危險。

常行堂坐禪體驗
常行堂坐禪體驗

如今在常行堂也有舉辦坐禪的體驗在古寺中坐禪去除心中雜念,實在是相當特別體驗。

這天還剛好看到有坐禪者被板子打的情景,就跟在電視上看到的一模一樣,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報名參加。

食堂
食堂

食堂如其名稱所示,就是僧侶們吃飯、睡覺的居住場所。

最初的建築為後白河法皇下令,於1174年所建造,但經過多年的自然災害,原本的建築早已不復在。

食堂
食堂

如今的建物則是在15世紀中的設計,在當時計畫成為日本最大的2層建築,但也因為其建築規模太大且複雜,一直拖了5個世紀都是處於未完工的狀態。

直到近代的大規模重修計畫完成了2樓的部分,這座建築才在1963年正式完工。

電影"末代武士"在食堂的取景
電影”末代武士”在食堂的取景

如今食堂的1樓作為寫經場,而這裡也是電影「末代武士」中,渡邊謙與湯姆克魯斯進行談話的場所。

但因為當天造訪時,1樓正在舉行team lab的特別展覽,所以沒能看到如電影中的場景,留下了一點小小的遺憾。

電影"末代武士"在食堂的取景
電影”末代武士”在食堂的取景
食堂2樓展示廳
食堂2樓展示廳

食堂2樓目前作為展示廳,展出了圓教寺豐富的歷史文物遺產。

其中最多的當然是由各種材料製成的佛像,每一尊都有上百年歷史,多數更被列為文化財保管,能夠親眼近距離欣賞,真的是相當難得的機會。

食堂2樓展示廳
食堂2樓展示廳
食堂外景色
食堂外景色

另外,可別忘了走出食堂2樓外的迴廊,可以從高處近距離的欣賞一下大講堂及常行堂。

坐在此處休息望向遠方,也讓人感到心情相當平靜且舒適。

2樓迴廊
2樓迴廊

本多家廟所

右邊土牆內為本多家廟所
右邊土牆內為本多家廟所

在三堂ㄇ字型缺口的方向,有一座特別以土塀圍起來的區域,走入一看才發現,原來這裡是本多家廟所,也就是支持著德川家的本多一族墓所。

本多忠政在1617年成為了姬路藩主,2年後造訪了圓教寺,但當時的圓教寺自從被豐臣秀吉占領後,就一直呈現著荒廢的狀態。

這讓忠政感到相當可惜,於是發起募款活動,期望再現圓教寺的光榮時刻,也因為忠政的大力支持,圓教寺的許多建物才得以保存,並且流傳至今。

本多家廟所
本多家廟所

在墓所中共祭祀著5名本多家的重要人物,包括了本多忠政以及他的父親,也就是被稱為戰國最強的德川四天王本多忠勝

另外還有忠政的兒子本多忠刻、政朝、以及早夭的孫子富千代。

本多家廟所
本多家廟所

五個墓所都是外側建有正方形的廟建築,內部為五輪塔,目前皆被列入兵庫縣文化財中。

如果你是戰國迷,不妨進來這裡朝聖一下戰國最強武將本多忠勝的墓所吧。

前往奧之院

前往奧之院路線
前往奧之院路線

研究了一下地圖,要前往奧之院其實只要從食堂與大講堂交界的後方小路,步行約2~5分鐘即可到達。

但因為時間還早,而且想多看看寺院內的其他建物,因此選擇從常行堂下方的道路,繞一圈前往奧之院。

鐘樓
鐘樓

道路上最早遇到的建築物是這座鐘樓。

在沒有現代時鐘的時代,寺院的鐘就擔任了相當重要的任務,依照慣例會將一天作12等分,每2小時就會敲響一次。

另外在新年、祭典等特別的日子,或是有火災、危險發生時,也敲響作為警示的作用。

鐘樓
鐘樓

圓教寺鐘樓為錐形的台座,因為相當像是日本傳統服飾的”袴”,因此也被稱為袴造。

內部的鐘為青銅製,上面雕刻有龍、蓮花等華麗裝飾,雖然鐘上沒有銘文,但根據樣貌特徵應是1324年左右所鑄造,為兵庫縣最古,也是日本最古老的鐘之一,被列為兵庫縣文化財

鐘樓最早應該是在1332年所建造,之後再以原結構進行修復再建,目前被列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金剛堂
金剛堂

再往後走會看到這座金剛堂,據傳開山祖性空上人來到書寫山修行時,就是住在此處曾經建有的普賢院中。

而住在普賢院的期間,金剛薩埵菩薩(普賢菩薩)曾來此造訪性空上人。

在室町時代時,為了紀念性空上人與菩薩奇蹟般的相會,特別將茅草屋頂的普賢院佛殿移來此處,並在建物中供奉了金剛薩埵菩薩,1544年在改修時才建成如今的瓦屋頂。

如今金剛堂也被列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原本供奉於堂中的金剛薩埵菩薩佛像,如今展示於食堂2樓,為1359年由奈良東大寺的佛師(製作佛像的工匠)康俊所雕刻而成。

楓葉林
楓葉林

繞過金剛堂後,迎面而來的是一整片的楓葉林。

雖然還不到楓紅的季節,但在陽光照射下更顯通透的綠色,景色也是相當動人美麗。

前往奧之院林道
前往奧之院林道

順著道路指標一路往下,再度回到了茂密的林道之中,一路上鮮少人煙,讓人能感受到舒適自在的寧靜時光。

茂密的樹林
茂密的樹林
前往奧之院階梯
前往奧之院階梯

走著走著,看到參天巨木的下方露出了一段階梯,而這裡也是前往奧之院的必經之路。

奧之院

奧之院
奧之院

奧之院區域共由開山堂、護法堂、護法堂拜殿、不動堂等四座建築組成。

開山堂內
開山堂內

開山堂是在開山祖性空上人於1007年圓寂後所建,用以供奉祭祀上人的骨骸。

如今的建物為1673年所建造,是江戶時代寺院建築的經典代表範例。

開山堂也被列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開山堂內
開山堂內
精緻的雕刻
精緻的雕刻

堂中還有許多精細的雕刻裝飾也值得細細欣賞。

在屋簷下方支撐用的腕木上,裝飾有3尊由名雕刻家”左甚五郎”所雕刻的神獸像。

據說原本應該在四個角共有4尊神獸像,但其中1尊因為受不了重量而逃跑了,是個相當有趣的傳說。

護法堂
護法堂

位於開山堂右側的兩間護法堂,是用以祭祀圓教寺的守護神乙天(右側)與若天(左側)。

乙天為智慧之神不動明王的化身,而若天則為毘沙門天的化身。

神社的建築為室町時代的樣式,如今也被列入國家重要文化財中。

護法堂拜殿
護法堂拜殿

兩間護法堂對面的建物為護法堂拜殿,如今的建物是1589年所建造的樣式,同樣被列入國家重要文化財之中。

據傳有名的僧兵”五藏坊弁慶”,曾在7~10歲時於書寫山修行,而這裡曾作為學問所,弁慶使用過的桌子如今展示於食堂的2樓。

不動堂
不動堂

不動堂的內部供奉著不動名王,原本是在1678年所建,但在1967年毀損,如今的建物有一部分是使用原始材料來建造。

三堂
三堂

參觀完了奧之院,書寫山圓教寺的參訪之旅也就到此結束。

回程時經過三堂,在夕陽照射下更顯得美麗,古樸中的神聖莊嚴感真的是讓人相當喜歡。

回程步道
回程步道

最後可別忘了,還要走約30分鐘才能回到書寫山纜車站,大家可要注意一下時間,可別錯過了末班車下不了山唷。

食堂望向外景色
食堂望向外景色

書寫山圓教寺距離市區並不遠,搭乘公車僅需約30分鐘即可到達山下纜車站。

如果你看完了姬路城還有時間,不妨造訪一下這千年古寺,感受一下讓許多導演們一見傾心的古剎氛圍吧。

更多日本旅遊文章

【姬路城一日遊】穿越400年的日本第一名城-遊覽古城結構大寶庫

【岡山】岡山城半日遊-坐鎮於高地上的「烏城」黑武士

【岡山後樂園】岡山縣必去!日本三大名園與米其林三星級景點

【岡山】備中松山城-日本現存12天守-備中高梁一日遊行程

【岡山】倉敷美觀地區半日遊-楊柳、白壁藏與倉敷川遊船

【岡山】吉備津神社、吉備津彥神社-兩大桃太郎神社半日遊

【廣島】宮島一日遊(上)-攻頂彌山一覽絕美360度瀨戶內海景

【廣島】宮島一日遊(下)-嚴島神社大鳥居與海上社殿-歷史、交通與看點

【廣島】尾道一日遊-讓人一眼就愛上的山城小鎮、水道與瀨戶內海

【廣島】鞆之浦一日遊-宮崎駿崖上的波妞與電影銀魂、金鋼狼取景地

FB粉絲團: Joshua的世界旅行提案

IG: @joshuaworldtravel

Joshua Yang
Joshua Yang

出生於艷陽高照的海洋城市高雄。喜歡寧靜的鄉村更勝於吵雜的城市,覺得坐在溪流旁或海邊喝啤酒發呆是人生一大享受。希望自己能一直帶著筆電邊旅遊邊工作,用照片和我的視角,搭配當地歷史故事及人文體驗介紹,讓你的旅行不再只是打卡走馬看花,與你一同探索世界上每一個迷人的角落。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