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橘園美術館-沉浸於莫內的睡蓮中-橘園美術館必看、預約整理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3 年 9 月 5 日
橘園美術館 (Musée de l’Orangerie)位於塞納河畔旁,雖然它不像羅浮宮或是奧賽博物館的規模來得大且知名,但館中可是收藏有許多世界級的印象派與現代主義作品,其中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印象派大師莫內晚年所創作的8幅巨大的”睡蓮”畫作。
橘園美術館必看的大師作品有很多,包括你常聽到的莫內、賽尚、雷諾瓦、畢卡索、馬諦斯等,究竟該看些什麼?橘園美術館預約又要怎麼約?就讓我們在文章中一次告訴你。
橘園美術館位置

橘園美術館位於塞納河右岸、杜樂麗花園的左下角位置,附近可說是巴黎最精華的景點集中區域,除了一旁的羅浮宮、杜樂麗花園以及香榭麗榭大道之外,過個橋就能抵達左岸的奧賽美術館,要安排個一日遊、兩日遊行程都不是問題。
橘園美術館交通

地鐵(Metro): 可搭乘1、8、12號線於Concorde站下車,再步行5分鐘。
巴士: 可搭乘42、45、52、72、73、84、94號線於Concorde站下車。
*在巴黎使用Google map來規劃路線基本上是很準的,可以直接參考使用。
橘園美術館開放時間
星期一–星期日: 9:00~18:00
公休日: 星期二、5/1、7/14早上、12/25
橘園美術館門票價格
2023年票價: 大人12.5 €,18歲以下免費
租借導覽Audio-Guide 5€
*每個月第一個星期日可以免費入場,但當天會有大批遊客排隊入場,建議還是線上買張門票並做預約時段,花點小錢快速入場參觀比較實在。
*橘園美術館可以現場買票,但通常人潮眾多會需要排很久,建議先線上在Klook買門票或是巴黎博物館通票,然後在網路預約參觀時間,到時就可以依照預約時間跳過排隊人潮,安檢後直接入館。
以下為三種線上買票方式:
1.Klook線上購票: 可以用中文介面訂票,之後在橘園美術館官網預約入場時間,等時間到就能直接走快速通道去安檢進入場館。
2.購買巴黎博物館通票: 巴黎博物館通票共有2日、4日、6日的三種票,可以進入巴黎超過50間的博物館景點,其中當然包括橘園美術館,同樣在橘園美術館官網預約入場時間,等時間到就能走快速通道去安檢進入館中。
3.橘園美術館官網預定(英文): 可以直接線上刷卡買票,需選擇進場時間,依照預約的時間,走快速通道閃過排隊人群直接去安檢。
橘園美術館預約方式
1.進入橘園美術館官方預約網站
2.頁面中請在”Musée de l’Orangerie – Free of charge Reservation”的下拉選單選擇要預約的人數,之後按下方的Add to cart,才能按下右下方的I book。
3.第二頁可以直接線上加訂audio-guide,但其實到現場直接買也可以,之後繼續按下I book。
4.第三頁可選擇想去的日期以及時間。
5.第四頁需要輸入一些資料來創建一個帳戶,記得e-mail要再三確認,最後才能順利收到預約的票券唷。
橘園美術館歷史

橘園美術館建築最早是在1852年由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下令建造。正如它的名字橘園所示,在當時它就是用來在冬天存放杜樂麗花園的柑橘類樹木。
整座橘園建築呈現長形,在南面(塞納河面)使用了大片玻璃窗,用以汲取大量陽光,而相反的在北面則以磚牆建造,用以抵擋凜冽的寒風。

在歷史上橘園曾作為倉庫、軍營,或用來舉行運動及音樂活動,直到1921年時,才在政府藝術部門的努力下,計畫改建成為盧森堡博物館(Musée du Luxembourg)的別館。

在當時的法國總理喬治·克里孟梭(Georges Clémenceau)的牽線下,找上他的好朋友,也就是印象派大師克洛德·莫內(Claude Monet),說服他將它的”睡蓮”系列放置於橘園中。
最後在1922年,莫內除了將它的”睡蓮”系列畫作捐贈給橘園美術館,另外也協助建築師設計,將他的8幅長91公尺、高2公尺的畫作,設置於兩座橢圓形展室中,藉著沒有水平與邊界的空間曲線,帶給觀賞著一個無止境的觀畫體驗。
莫內在1926年12月去世,而橘園美術館則在1927年5月開幕。

美術館在1959年與1963時,接收了來自Jean Walter與Paul Guillaume(藝術買賣及收藏家)的藝術收藏,其中包括了雷諾瓦、塞尚、畢卡索、盧梭、莫迪利亞尼…等知名藝術家的144項作品,這讓橘園美術館得以見證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約當50年間的巴黎藝術家們的創作。
法國文化部在2011年時,將同樣展示有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畫作的橘園美術館與奧賽博物館合併,合稱為奧賽博物館和橘園美術館公共機構(Établissement public du musée d’Orsay et du musée de l’Orangerie)。
參觀奧賽博物館文章:
【巴黎】奧賽博物館-法國3大博物館-奧賽美術館必看作品、快速入館整理
橘園美術館參觀-第0層
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

橘園美術館內最重要的展品,當然就是莫內的8大幅”睡蓮”畫作。從美術館入口進入過完安檢,一路往前走就會進入展出莫內作品的兩個橢圓形展室。

第一展室內的四幅畫作主題分別是Soleil couchant (Setting Sun)、Les Nuages(The Clouds、Reflets verts (Green Reflections)、Matin (Morning)。
Soleil couchant (Setting Sun)

這幅畫作位於西方,描繪了夕陽落下的景色,可以說是整個橘園美術館中最自由且燦爛的畫作。筆觸和選色的大膽運用,描繪了天空與水中植物的反映,這成為許多畫家(特別是20世紀的抽象畫家)敬佩的主題。
Les Nuages(The Clouds)

莫內受到他的第一位老師 Eugène Boudin 的影響,反覆揣摩著人生,描繪出天空和雲朵的效果。在這裡,他成功地透過池塘上的靜水反射,單純地描繪出繁華的大氣變化,這是一種壯觀且引人注目的構圖。

Reflets verts (Green Reflections)

這幅作品致力於描繪吉维尼的池塘水面,和其他作品一樣,沒有地平線,但這幅畫更故意忽略了池塘的岸邊,並藉由漂浮在水面上的白睡蓮花與葉子,來呈現現出水面的存在。
Matin (Morning)

這幅畫作中充滿了水生植物,其中包括無數的睡蓮,而也正是這些睡蓮,給予了這些大型繪畫系列的名稱。這幅巨大的作品,讓人們能深入體驗時間與空間的連續性,分佈在美術館的橢圓展廳中,而此處呈現出清晨的柔和光線。

第二展室內的四幅畫作主題分別是Reflets d’arbres (Tree Reflections)、Le Matin aux saules (Morning with Willows)、Les Deux Saules (The Two Willows)、Le Matin clair aux saules (Clear Morning with Willows)。
Reflets d’arbres (Tree Reflections)

莫內在這幅畫中使用綠色或深藍色的偏紫色調,玩弄著柳樹柔軟樹枝在水面上的倒影。幾朵粉紅色和白色的睡蓮花,在這動盪不安的水面上形成鮮明對比。
Le Matin aux saules (Morning with Willows)

這幅畫似乎與它對面的Le Matin clair aux saules ,在整個第二間展廳中形成相對的呼應。畫面的構圖切斷了樹木頂端,只勾勒出一小片池塘的岸邊,模糊了觀眾的空間參照點,同時以垂直線條強烈的律動,創造了這個極度縱向的畫面。
Les Deux Saules (The Two Willows)

這幅畫是二號展廳中最龐大的畫作,位於東側的位置,為平面的池塘提供了類似全視角的景色。畫中沒有特定的焦點,僅用兩根細長的樹幹在邊緣上,起到節奏感的作用,橢圓形的牆壁更加強了觀者對畫作身臨其境的感受。

Le Matin clair aux saules (Clear Morning with Willows)

這幅畫面對著上面所介紹,風格極為相似的作品「Le Matin aux saules」。在這兩幅作品中,水面上都有兩棵巨大的樹幹,但這幅作品中,水面上的倒影展現出乳白色的天空,讓整個場景更顯明亮。
橘園美術館參觀-地下1層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
雷諾瓦是法國最知名的印象派畫家之一,作品中以人物畫最為出名,他使用的場景常是日常生活中,親朋好友一起從事野餐、跳舞、划船等休閒活動。他擅長利用充滿活力且明亮的光線、飽和鮮豔的色彩,表現出甜美的畫面、悠閒的氣氛,以及豐滿明亮的臉部和手部。
在雷諾瓦的的畫作中,很少表現出苦痛或是宗教情懷,但常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他認為繪畫並不是科學性的分析光線,也不用巧心的安排布局,繪畫是單純的帶給觀賞者愉悅,並讓繪畫掛置的環境中,充滿畫家想要的感覺。
彈鋼琴的少女(Jeunes Filles au piano)

彈鋼琴的少女這幅畫,可說是大家最認識雷諾瓦的畫作之一,與大多數印象派藝術家一樣,雷諾瓦熱愛音樂,經常描繪彈鋼琴的年輕女孩。
這個主題源自於17世紀和18世紀音樂畫家們的聚會,而雷諾瓦使用了其中的一個經典主題,結合了直立鋼琴的幾何線條,搭配具有波動曲線的年輕女孩,但是為了聚焦兩個女性人物,避免加入太多細節。
畫中的金髮少女孩側面朝向觀者,正在演奏著鋼琴,而在她旁邊的是一個棕色頭髮的年輕女孩,俯身於鋼琴上,眼睛注視著樂譜。
這幅畫可能是在雷諾瓦家中所繪製,因為在1890年時,他把一架鋼琴作為結婚禮物送給了他的妻子。這一系列的畫作至少還有其他六個版本,而其中最知名的三幅,如今保存於橘園美術館、奧賽博物館,以及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兩個少女的肖像(Portrait de deux fillettes)

雷諾瓦非常喜歡描繪兩個年輕女孩,一起做事、玩樂的畫面,這也是他在1890年代最喜歡的主題之一。雷諾瓦曾多次描繪年輕少女不同姿勢的主題,例如拿著一封信、在鋼琴旁、睡覺、採花等,並經常使用相同的模特兒。
在這幅畫作中,左邊描繪了一位年輕的金髮女孩,她看起來有些挺著下巴,正在和右邊棕髮的年輕女孩交談。在這裡雷諾瓦展現了他對某種女性輪廓的喜愛,包括了具有杏仁狀眼睛、小鼻子,以及尚未失去圓潤感的臉頰。
你可以在雷諾瓦的許多畫作中,看到同樣的女孩以及背景中的綠色窗簾。這幅畫的創作時間大約與”彈鋼琴的少女”相同,兩幅畫的模特兒很可能是相同的人。
加布里埃爾與尚 (Gabrielle et Jean)

這件作品是雷諾瓦在1895年至1896年間所創作的系列作品之一,描繪的是他的第二個兒子尚·雷諾瓦與女僕加布里埃爾。
雷諾瓦這段期間的作品,算是創造出一個兒子早期童年的相冊。尚·雷諾瓦對這段時期有些深刻的回憶:“當我還很小,三歲、四歲或五歲時,我的父親沒有告訴我該怎樣擺姿勢,而是利用某些事情,讓我看似保持安靜。”
雷諾瓦常常與加布里埃爾合作,因為她總能找到一種方式來引起年幼模特兒的注意。畫中她把孩子放在膝蓋上,並利用動物玩具持續吸引他的注意。在這幅畫作中,玩具似乎被輕柔地刷過並融入了桌面,讓人幾乎無法認出,同樣地背景也是較為模糊的。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
法國畫家賽尚,風格介於印象派與立體主義畫派之間,他的作品為19世紀的藝術觀念轉換到20世紀的藝術風格奠定了基礎,也因此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
塞尚的畫作以風景畫、靜物畫和肖像畫而聞名,風格上更以大膽的平面色彩,以及對透視和構圖的實驗而著稱。他認為自然界所有物品皆可由圓柱,球體與椎體等三種結構組成的藝術主張,深刻影響並革新了20世紀的新美術,這也使得他能創作出與傳統繪畫不同的複雜構圖。
塞尚的作品對現代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包括了對畢卡索、馬諦斯等藝術家的創作,另外也可以在野獸派、立體派和表現主義者的作品中看到其蹤影。
蘋果和餅乾(Pommes et biscuits)

這幅畫是保羅·塞尚最令人驚嘆的傑作之一,也是他在靜物畫方面卓越技巧的代表作之一。
在這幅畫中,塞尚創造了一個非常平衡的構圖,僅用一個碟子和幾個蘋果排列在一個箱子上。他在表現形式的風格化,以及通過顏色呈現立體感的實驗上,都在此畫作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事實上在這個時期,靜物畫被認為是一個較次要的類型且漸漸被忽略,而塞尚反倒繪製了許多像這樣的靜物畫,他希望找回靜物畫的魅力,並”用一個蘋果征服巴黎”。
賽尚夫人的肖像(Portrait de Madame Cézanne)

這幅畫作是塞尚以他的老婆作為模特兒的多幅人像畫之一。塞尚夫人坐在一張簡單的扶手椅上,雙手放在膝蓋上,擺出非常崇高的姿勢。如同許多幅塞尚為她畫的肖像畫一樣,臉上完全沒有表情且顯得不太討喜,也顯示出她對於先生作品的不支持且不了解,也沒有太多興趣。
這幅肖像畫的筆法顯得不規則,而且是快速完成的。塞尚在這裡採用了極簡的手法,明亮的焦點並不是利過用明亮的厚塗油漆來展現,而是透過留下可見的支撐物來實現。這樣的技巧讓塞尚夫人那簡單的黑色連衣裙,呈現出了體積感和生命力。
畫作的背景則非常的簡單且不定,僅利用藍色和綠色作描繪,但也只有利用刷子產生微妙的藍綠變化,才能為它帶來生命力。模特兒正面的視角,被稍微傾斜的椅子微妙地做了調整,在構圖中引入了一些不平衡的感受。
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
西班牙藝術家畢卡索的大名應該很少人沒聽過,他也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且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是一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陶藝家和舞台設計師,但最重要的當然是以創立立體主義(Cubism)而聞名。
畢卡索一生中的藝術風格相當多變,例如最早”藍色時期”的憂鬱色調,”粉紅色時期”使用暖色調的橙色和粉色作畫,受到受非洲雕塑影響的”黑色時期”,以及後來創立的立體主義…等。
畢卡索是一位高產的藝術家,一生創作了數千件的作品,他對現代藝術的貢獻更得到了廣泛認可,而他的藝術遺產,也將繼續影響著世界各地的當代藝術家。
披著布幔的裸女(Grand nu à la draperie)

這幅畫屬於畢卡索在新古典主義時期的重要裸體畫作。在這個時期,畢卡索所描繪出來的人物都顯得非常雕塑化,筆觸粗重且有力度。在當時曾有人這樣描論他的作品:「它們像是有牛眼睛的朱諾女神,厚重的手捧著石巾。」
畫中的女性坐著,她用比例失調的手捧著一塊布,遮住了她的右肩,並且傾斜著頭、閉著眼睛。這幅畫的主色調為灰色與粉紅色,而細節裡的白色筆觸,也讓畫面顯得更加生動。
除了古代的影響,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也可能是畢卡索的靈感來源,例如在羅馬的巴貝里尼宮中所展示的拉裴爾畫作”年輕女子肖像(Fornarina)“,或是雷諾瓦的多幅”浴女”畫作,都與畢卡索這時期的畫風,有著明顯的相似之處。
女人與鈴鼓(Femme au tambourin)

在畢卡索經歷了他的新古典主義時期之後,又回歸了他對裝飾性立體主義的實驗。這幅畫描繪了一個躺著的女人,將頭靠在她彎曲的左手,右手則拿著鈴鼓,豐富且閃亮的色彩是這幅作品的核心。
圖畫中的形狀和顏色常常是分離的,正如前景右下方所看到的三個水果。另外,畢卡索會毫不猶豫地刮掉新塗上的顏料,讓畫布的表面顯現出較暗的區域。他大膽地將許多不和諧的顏色擺在一起,包括紫羅蘭色、黃色、石榴紅、羽松石綠。最後,在同一空間中,將不同視點與平面的疊加,也完全符合畢卡索早期對立體主義的研究。
大型靜物畫(Grande nature morte)

這幅作品屬於畢卡索晚期立體主義的創作時期,主題非常經典,是在桌面上擺滿了瓶子、杯子和水果盤,但特別的是物體經過合成不同的視角來呈現,完全打破了傳統透視的規則,使得現實主義的概念顯得過時。
在畫中,桌面由一個大的米色平行六邊形來代表,近乎垂直地漂浮在空間中,讓放在上方的物品處於一個脆弱的平衡狀態。不同平面的重疊和顏色的區塊,呈現出材料的質地(例如木材),這使人想起畢卡索早期研究的拼貼畫和綜合主義,而立體主義似乎是在多年後把它們放大了。
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
法國藝術家馬諦斯,以其大膽鮮明的色彩和對野獸派運動的貢獻而聞名,與畢卡索同為20世紀最負盛名且影響後世的藝術家。
馬諦斯以對色彩的使用、捕捉畫面光線、運動感的能力而聞名,他經常描繪日常生活場景,如肖像和靜物,但卻為其作品增添了獨特且豐富的色彩。
在1905年巴黎沙龍作品展,馬諦斯等藝術家在作品中表達出許多的情感,使用非常多狂熱且多半不協調的顏色,完全不考慮物體原始的顏色,也讓畫作被批評為如「野獸般的繪畫」,從此也出現「野獸派」一詞。
他的風格隨著時間演變,從野獸派的大膽色彩到更簡化、抽象的風格。除了繪畫外,馬蒂斯也是一位多產的版畫家、雕塑家和拼貼畫藝術家。盡管身體健康狀況不佳,很難握筆繪畫,但他仍一直工作到80多歲。
拿著小提琴的女子(Femme au violon)

這幅畫是馬諦斯在1921-1923年左右,在尼斯畫的經典室內場景,後方摩爾式風格(Moorish0)屏風上的獨特圖案,在當時常用來作為他許多畫作中的背景。
圖中一位坐著的年輕女子,膝蓋上放著一把小提琴,右手拿著弓,與屏風上的藍色圓圈圖案形成對比,而小提琴盒子打開放在她手肘所靠的桌子上。
在構圖上展現了曲線與直線之間的對峙,構成了畫作上的有趣結構。屏風邊框和門的垂直線條與桌腳和椅子的垂直線條相連,而桌腳所投射出的陰影,則恰好平行於小提琴弓。這些直線被同樣多的曲線所平衡,包括了屏風上的圓圈、女子的身體曲線、臉和頭髮,也同樣回應了樂器及其盒子的曲線。
穿紅褲的宮女(Odalisque à la culotte rouge)

在這幅作品中,裝飾性的圖案佔據了整個畫面空間,右側的兩個裝飾板上有大型花卉圖案,緊閉了整個空間並凸顯出畫作的平面性。然而左側略顯不成比例的小茶几,則暗示了沙發與裝飾背景之間的距離。
在左側的抽屜櫃上擺有兩個裝飾物品,也代表了房間的盡頭。兩條白色條紋則強調了掛毯的存在及其垂直性。宮女的曲線與沙發的對角線稍微地朝向觀者,打破了背景的垂直線條。模特兒的臉部只描繪了一些必要的特徵,一件白長袍、一條繡著金色與珠寶配件的紅色摩爾人褲子,就足夠勾勒出夢想中的東方風情。
女子與沙發躺椅(Femmes au canapé ou Le Divan)

受到法國南部地中海的陽光所吸引,馬諦斯從1916年開始經常住在尼斯的Hôtel de la Méditerranée。在那裡他發展出了一個他非常喜愛的主題:藉由門或窗,將略帶壓抑的室內空間,打開並解放到自由的外部世界。
畫中馬諦斯將兩個視角並置於透視圖中,來繪製他的旅館房間。第一個視角是直接朝向地面的,瓷磚給出了表面但沒有深度的提示;第二個視角則是透過窗戶望向遠處的風景。畫家因此成功地調和了兩種相互矛盾的方向與情感。
此外,馬諦斯也非常注意引導觀眾的目光。三角形的構圖,藉由右側紅色簾幕的緩衝下,將視線導向窗外天空中的一點。在左側則由梳妝臺上的橢圓形鏡子,呼應了椅子的背面,鏡中沒有反射,讓觀者的目光不會被分散。
在右側的兩個女子形象被草草地描繪,躺椅則重新畫過,以獲得最佳的角度。紅色與綠色則帶來了不同的力度、溫暖與寒冷,更反映了這些矛盾的情感。

橘園美術館是一個極具歷史及藝術價值的景點,不論你是否懂藝術,或只是單純想來一窺大師作品的觀光客,這裡都能為你帶來不同的視覺饗宴與藝術體驗。下次到巴黎旅遊時,可別忘了安排一些時間來走走唷。
更多法國旅遊文章
【聖心堂蒙馬特一日遊】藝術的聖地-畫作、影集、電影場景都在這
【巴黎】龐畢度中心-巴黎3大博物館-一窺當代與現代藝術大寶庫
【巴黎】奧賽博物館-法國3大博物館-奧賽美術館必看作品、快速入館整理
【法國】里昂自由行-16個里昂景點2天1夜行程-世界遺產城區走透透
【法國里昂】富維耶聖母院-守護里昂人的聖母奇蹟與法國世界遺產
【法國】科爾馬自由行-霍爾的移動城堡童話小鎮與科爾馬聖誕市集
【法國】埃特雷塔(Étretat)-必去!連莫內也著迷的北法象鼻海岸
【法國】盧昂景點(Rouen)-聖女貞德殉難地與必看哥德建築教科書
【法國】聖米歇爾山-魔戒剛鐸王城在這裡?交通、修道院預約與住宿
FB粉絲團: Joshua的世界旅行提案
- 【岡山】吉備津神社、吉備津彥神社-兩大桃太郎神社半日遊 - 30 11 月, 2023
- 【日本網卡推薦】DJB暢日卡PLUS評價日本實測-網速快、開卡超方便 - 21 11 月, 2023
- 【法國】凱瑟斯貝格(Kaysersberg)半日遊-法國人最喜歡的村莊與聖誕市集 - 13 10 月, 2023

